谭若夹了一块,沾上酱料送到嘴里,鱼肉鲜嫩肥美,美味萦绕整个口腔。天气晴好,和家人们一起吃着美食,赏看美景,真是人生快事。

谭钧看景庭做事稳妥细致,不禁暗自称好。岳丈家做事体贴,妻女自然不需担心。几人一边吃,一边听景庭述说城中趣闻轶事。

这临安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山上湖边寺庙道观,达官贵人升斗小民,各有千秋,各有不同。湖光山色,鱼米之乡,才造就这人间天堂。

用完餐,景庭让人上了西湖龙井,几人坐着边喝茶边闲聊。

千古苏杭,文人骚客,故事不知凡几,谭若听得津津有味。

一边听着轶事,一边喝茶,谭若随意打量了一下包厢,发现了一幅书法和一幅画,那幅画挂于西首,描绘的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的景象,笔法老练自然,应是名家之作。

而那幅书法却位于东首,写的是苏轼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字体苍穹有力,但与画相比,却并不算突出。

那书法周围半丈处均用木栅栏围挡,栅栏内外都放置兰草,让人只能远观,不可近看。

“大表哥,这幅书法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何要如此保护?”谭若觉得很奇怪。

景庭笑道:“你不知道,那幅画是临安名家吴许之作,也算珍贵,但这幅书法是厉尚书的亲笔之作,店家自然视若珍宝。”

临安历来人杰地灵,世家众多,以百年望族厉家最为显赫。厉家世代为官,祖上曾任宰相,在朝中位居高位者很多。今上还在潜邸时,厉家嫡长女美丽多才,身为吏部尚书之女,一朝被选为太子良娣,只在太子妃一人之下,多有宠爱,且生有陛下长子。

今上登基后,厉家小姐被封为淑妃,只在皇后之下。皇后过身后,苏贵妃进宫,今上独宠。宫内没有皇后,贵妃便位居各宫之首,生有一子,不久被立为太子,皇长子被封为安王。

谭若在父亲熏陶下也知道一些朝政,但夫人和小姐们只知一二,听到此处觉得有异。

“那厉家肯定不满今上如此安排。”景敏快人快语道。

“就是,她本位于皇后一人之下,被封为淑妃,结果苏贵妃进宫后,反而比她位阶还要高,贵妃之子还被封为太子。”谭若也觉得奇怪。

“出门在外慎言。”谭钧不欲说今上是非。

“姑父不用担心,这包厢隔板用的都是厚重楠木,隔音甚好。且这事也是天下皆知,城中讨论颇多,更有读书人春秋笔法。”景庭见谭钧谨慎,说道:“厉淑妃本为陛下潜邸旧人,位于皇后一人之下,中宫无子,皇后去后,按照历朝历代惯例,理应成为继后,且她育有陛下长子。”

“陛下宠爱贵妃,即使想立后也只想立贵妃,但考虑淑妃情况只能作罢。但他仍立贵妃所出之子为太子,淑妃之子为安王。”谭钧见景庭安排妥当,喝了一口龙井,便放心说道。

苏贵妃乃大昭传奇,少女时就是名动天下的美人,求亲的媒人把苏家的门槛都快踏破了。今上登基后年富力盛,后皇后无子过世,陛下一直有些郁郁。太后亲自过问后宫之事,苏贵妃美名远播,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自她入宫后,已经独宠二十多年。

安王的封号颇为微妙,虽然册封旨意上说的是安宁固邦,但也可以说是安分守己。

景庭接着谭钧的话头,“姑父,厉家以临安为据点,在江南深耕百年,江南官员与厉家牵扯颇深,很多就是厉家门生。江南才子众多,每年进士占据大昭三成;富甲天下,税负占天下二成还强,厉家根基非同一般。”

“那苏贵妃呢?”

”苏贵妃不过区区五品官员之女,家族无甚实力,全凭陛下宠爱。”

“那这不是留有祸根!”谭若听到这儿,听说点味道来了。

“如若陛下春秋鼎盛,厉家纵然心有不满,也不敢有所行动。但陛下近年多病,太子监国已有数年,东宫多智善谋,心思深沉,加上眼光毒辣,善于笼络,手段老成,羽翼已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