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意外的话,下一本长篇应该会写樊总ヾ(?°?°?)???
◇ 第35章 张星程
谭司文行程紧张,第二日下午就要离开,樊景遥仍是很周到地要送他去机场。
亲眼见着人过了安检才放心,当下掏出手机给徐朔发了份这两日的会议简要汇报,顺带毫不在意地提了句已经将谭助送到机场。
他是不晓得到底怎么回事,这两个人估摸着像是起了争执,也不知道他“左右逢源”的这一招,能不能起点作用。
谭司文最后一站是锦川,到那时已是四月初。
都说锦川四季如春,但秋冬时节的冷雨实在凉得令人心惊。眼下的月份,才是最为舒适的时段。
围脖-晴崽推书站
谭司文到底是在当地生活了两年多,经验还是很足。早上出门穿了件不算薄的外套,正中午气温一升,便脱了搭在手上只剩件短袖。等傍晚太阳落下,穿回身上又刚好。
中间有天下午没有工作安排,谭司文参完会议一看离锦川大学不远,揣着电脑跑去大学城吃了顿饭。
谭司文在锦川工作时就常来,大学城总是汇集各种极具性价比的美食,以锦川大学为中心向外分散开来,各式店铺扎堆。不仅本地人三不五时跑来,也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一顿饭吃完不过下午两点,外面天气正好,天高云淡,谭司文顺着路悠哉地走,想着随便找个地方坐下能整理下手头的工作。
他对这边路段不陌生,就算是叫不出名字也眼熟,所以没翻看地图,就这么往前走。
印象中离了大学城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段再往前一段,附近各种咖啡馆和小书店还是挺多的。
这么想着,没多会儿就在较为偏僻的街边转角处看到间装修略微别致的咖啡店。
这年头开间这样的小店总是有各种各样情怀在,店面装修上便也多费心思。上下两层的店面外墙刷着浅浅的黄绿色,门口一边支了小板画着今日推荐,另一边摆了三层木架,喜阳的植株排排放好,晒着暖阳。
店里人不多,谭司文推门进去在台前点了东西,随后找个临窗光线又好的地方坐下,开了电脑开始一条条回消息。
徐朔的消息并不多,除了谭司文阶段性汇报的回复外,偶有几条也都是正事,未说其他的。
原本他们也不常说些别的。
程炀和徐雨桐的消息最多,不过这俩人都是一个路数,私事占比远超于公事。
谭司文在徐雨桐快要爆炸的堆积消息里挑挑拣拣,该回的逐一回了,然后再去回程炀的。
外出到现在也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了,他人不在公司,就这样通过线上交流,也隐隐觉得程炀有很大成长。
去年对接工作时,在程炀嘴里听到最多的还是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下的求救,现在看程炀的消息,更多的则是事情处理后的陈述性汇报。偶尔夹杂着些不确定,会先列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询问谭司文这样做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谭司文也忽然冒出股孩子终于长大的欣慰,回看徐朔那“拔苗助长”的理念,在程炀身上竟完美试用。
他将收到的文件仔细看了,引用了其中几条消息挨个回应,然后收到了程炀的实时回复,一张疯狂擦汗的表情包。
谭助!(尔康手.jpg)
谭司文或多或少已经习惯他们这种用表情包代替千言万语的风格,淡淡回复了一个字:讲。
还得几天回来啊谭助,我们几个是度日如年啊!我才从徐总办公室出来,好恐怖的低气压……
他在徐朔身边工作多年,那场景连想都不用想,脑子里熟悉得不行。
谭司文也别无他法,安慰道:忍忍吧,徐总是个就事论事的人,让你改的东西改好了,再去找他兴许就和颜悦色了。
程炀甚至分不出功夫来反驳他“和颜悦色”这词用得根本不恰当,只着急地吐槽才发生的事。
不是啊谭助,我刚进去给他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