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明德继续劝进,朔王却开口了:“公主的模样,真令孤想起当年的明小姐啊。其实孤本有意将明小姐迎入王府,谁知令皇兄抢了先。”
“多谢皇叔。”我按捺着恶心回答道,特意强调了最后二字。
“何必如此客气呢,当年孤若是知道……”
明德咳嗽了一声,朔王才止住了话。宁幸又说道:“《杳霭录》中有公主称帝的先例,殿下作为先皇的唯一后嗣德才兼备,若能继承大统,必将有利于天下安定。”
说完,他瞥了明德和朔王一眼,我会意道:“可是斐环年纪尚轻,如果没有长辈们的提点,实在不敢胡作妄为。”
“有孤作为摄政王,自然不会怠慢了公主!”朔王回答道。
我又推辞了一次,终于勉强凑够了史书里“三辞三让”的规矩,而宁幸随即定下了登基大典的日期,传国玉玺也到了我手上。
当众人离去后,我瘫坐在椅子上摩挲着传国玉玺,仍觉得事情顺利得不太真实。
这时迭缃前辈出现了:“陛下已经累了吗?这才刚开始呢。”
“前辈别这样开我玩笑,还是喊我斐环吧。”我有些无奈地笑笑,“曾经的阿娘,现在的宁幸,都让我‘守其雌’,可我不知道我做不做得到。”
“中原舞狮都说舞的是雄狮,但在狮群里,雌狮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和狩猎者。”前辈将我一缕散落的头发别在耳后,悠悠道,“雌狮的‘守’,可不是一味被动的忍让,而可以是在暗处埋伏,准备一击制敌。”
宁幸真有妖相的感觉了,运筹帷幄暗中谋划搅弄风云,目的却是一个太平盛世,他和斐环真是政治上的绝配啊
对,仅限政治??
蔺斐环(三)
曾经阿娘和我提起过虎耳泉改良的活字印刷术,我只当成是天方夜谭。结果我即位不到两个月,宁幸便上书提出要将这项神机运用和推广。
我不知道他是哪里得来的消息,于是将他召来御书房,推脱道:“活字印刷是西域的神机,位于未央疆土以外,并非朕所能掌控的。”
“据宁某听到的传闻,在未央十六年,太后将相关的奇书送入虎耳泉,虎耳泉才能复原并改良这项神机。”
他怎么连这都知道?
还没等我想好怎么回答,宁幸已郑重地作了个揖:“活字尤其铅活字之术,事关书籍推广,开启民智,望陛下三思。”
话说到这份上了,我怀疑就算我不同意,他也有办法从虎耳泉弄来铅活字,于是只得答应他会向虎耳泉通信。
没过多久,兰台便增设了专门的书坊,发行了一批由铅活字排版印刷的书籍,从启蒙读物到四书五经,从诗词歌赋到话本传奇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不久前刚整理完,包含着不少皇家秘藏书籍的《玉山策府集》。此外,价格也远远比市面上的书籍要低。当兰台书坊印制的书籍供不应求时,宁幸直接公布了活字印刷的工艺,并将十套完整的铅活字套版赠送给十家在民间出名的书坊。
此举自然加速了书籍,或者说知识的传播,也大大增加了民众对宁幸的好感。虽然宁幸一直将这项事业归功于虎耳泉和我,但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这位出身寒门、年轻有为的左相的谦词。毕竟比起相信遥远的蛮族,或者一个二十岁的女人能做这些事,他们理所当然地更容易相信,这是一个男人善良大度地借她的名义所为,即使这个男人也只比她大两岁。
只要有年轻的男女,或者不年轻的男女因婚姻以外的原因相处,总会传来绯闻。于是朝中有人请奏让我尽快选定中宫之主,并盛赞左相的贤良淑德。也有人明里暗里说。左相不愧其“佞幸”之名,就是个以色侍君的小白脸。我对此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所以牢记“守其雌”的教诲,没做出任何回应。不过我没想到,宁幸很快用更夸张的方式堵住了他们的嘴。
未央四十二年清晨四月初七,宁幸又一次从倡优聚居的安平坊直接赶来上朝,因而被邹氏的追随者出言嘲讽。当着待漏院等候上朝的百官,他直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