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并不了解人身上的这种高贵,把它与低级趣味的情欲混为一谈。
因为鸳鸯不理自己,“宝玉正自日夜未安,此时见他又要回避,宝玉便上来笑道:‘好姐姐,你瞧瞧,我穿这个好不好?’”这真是一个小男孩在真心希望得到姐姐的赞美,是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一份单纯。“鸳鸯一摔手,便进贾母房中去了。”其实鸳鸯也为难,觉得他们之间的情感已经被隔绝了,因为这份情感常常被那些低级趣味的人拿来误用。前面贾赦要娶她做妾的时候话说得那么难听,让她觉得那种一清如水的感情根本没有办法表达,人跟人之间只能用这种冷酷的方式相处。所以,《红楼梦》中作者最伤心的就是这些部分,宝玉其实一直生活在类似的伤害里,可是他却至死不悟,一直相信情感是可以超越世俗关系的。
宝玉怅然若失,“只得来到王夫人房中,与王夫人看了,然后又回至园中,与晴雯、麝月看过,便回至贾母房中回说:‘太太看了,只说可惜了的,叫我仔细穿,别糟蹋了。’”贾母道:“也就剩了这一件,你糟蹋了也再没了。”这种衣服都是手工做的,肯定没有第二件。贾母还说:“这会子特给你作这个也是没有的事。”特别奇怪,小时候我就常常有这种经验,每次妈妈给你做了什么新衣服,然后嘱咐你一定要小心的时候,就因为你特别小心、特别害怕弄脏了或弄坏了时,偏偏更容易出事。比如,这个雀金裘很快就烧了一个洞。
贾母说着又嘱咐他:“不许多吃酒,早些回来。”宝玉答应了几个“是”。
下面看宝玉出门时的气派。宝玉出门时,有李贵、王荣、张若锦、赵品华、钱启、周瑞六个人,带着茗烟、伴鹤、锄药、扫红四个小子。他身边的护从是十个人,他们“背着衣包,抱着坐褥,拢着一匹雕鞍彩辔的白马,早已伺候多时了”。马是宝玉的私人轿车,老嬷嬷又吩咐他六个人一些话,无非是你们陪着出去要小心,开车不要太快之类的,这六个人忙答应了几个“是”。便“捧鞭坠镫”,就是把马鞭递给宝玉,再把那个马镫扶好。
宝玉慢慢地上了马,“李贵、王荣拢着嚼环,钱启、周瑞二人在前引导,张若锦、赵品华在两边紧贴宝玉身后”。宝玉的马一出动是个很大的阵仗。宝玉在马上笑道:“周哥、钱哥”,他们是他的司机和用人,可他还是要叫哥哥,“咱们打角门走罢,省得到了老爷的书房门口又下来。”周瑞他们就笑了,他们知道宝玉最怕老爷,便说:“老爷不在家,书房天天锁着的。爷可以不用下来罢了。”宝玉笑道:“虽锁着,也要下来的。”可见十四岁的小孩子要守的规矩真是不得了,虽然爸爸不在家,也要下来,因为门代表着父亲的位置。
不读这些细节,就不知道宝玉出一趟门有多么麻烦。先给祖母看,再给妈妈看,经过爸爸的书房还要下马。这是爸爸不在家,在家就更麻烦了,还要给爸爸看,然后说明今天要出去干吗。所以他就说干脆从角门出去算了。钱启、李贵笑道:“爷说的是。要托懒不下来,倘若遇见赖大爷、林二爷,虽不好说,也要劝他两句。”这些大管家很有威严,如果看见做儿子的经过爸爸书房不下马,是要教训的。到时候不好骂宝玉,就会骂旁边的车夫。“有的不是,都派在我们身上,又说我们不教爷礼了。”所以周瑞、钱启就一直引出角门来。
“正说话时,顶头果见赖大进来。宝玉忙拢住马,意欲下马,赖大忙上来抱住腿,宝玉便在镫上站起来,笑携他的手,说了几句话。”因为赖大是大总管,属于有特别身份的用人。少爷见面必须要行礼,这表明贵族之家有着非常严格的家教和规矩,小孩子从小受这样的教育,长期积淀下来就能形成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