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人世间的很多误会和疑虑,第三者都很关键。如果一个社会鼓励第三者的拨弄是非,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糟。我想《红楼梦》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今天的很多大人还不如这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明理。

但晴雯也说出了自己的心病,她说:平儿和麝月“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说什么。必是说我病了不出去”。生病的人都会变得敏感,总觉得自己会惹人嫌弃。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委屈与受伤,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多心。

宝玉就很严肃地跟她说:“平儿不是那样人。”我觉得在我们的社会里如果常常听到这句话:这个人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也许很多事情就化解掉了。“况且他并不知你病特来瞧你”,因为晴雯的生病只有李纨知道。按规矩,晴雯生病是要回自己家的,宝玉特地隐瞒了这个事。“想来一定是找麝月来说话,偶然见你病了,随口说特瞧你的病,这也是人情乖巧取和的常事。便不出去,有不是,与他何干?你们素日又好,断不肯为这些无干的事伤和气。”宝玉的这番话,是我们应该要学的东西。这个“素日又好”是指对彼此的关系应该有信心。晴雯也很了不起,马上就觉悟道:“这话也是。”确实是我自己多心了,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性反省。作者一直在展现人性里崇高的部分,如果这个时候晴雯不认账,非要问问她们说的是什么,就又吵起来了。所以这其中每一步都是人性的觉悟,都是带着大家往崇高的方向走。

晴雯道:“这话也是。只是疑他为什么又忽然瞒起我来。”因为平儿也是很直爽的人,有什么事情就当着我的面讲,干吗要鬼鬼祟祟跑出去讲?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平儿是来谈虾须镯的事的。因为平儿最知道晴雯的脾气。晴雯是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头之一,坠儿是底下的四个小丫头之一,依照规矩,大丫头是要管小丫头的,如果知道坠儿偷了东西,晴雯肯定会马上爆发,平儿希望能私下处理这件事。之所以要避开晴雯,一是知道晴雯的脾气,二是看她正在病重,不想让她因此生气,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体谅。细读《红楼梦》,就能看到许多类似的动人的东西。

宝玉笑道:“等我从后门出去,到那窗根下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回来告诉你。”说着,果然从后门出去,至窗下潜听。

只听见麝月悄问道:“你怎么就得了的?”宝玉刚开始听到的时候一定不知道是说什么,其实就是说那个金镯子。平儿说:“那日洗手时不见了,二奶奶不许吵嚷。”这种大户人家的管理者非常有见识,他们知道如果当即追查,偷东西的人会立刻转移的。所以王熙凤说:我知道在哪里。“出了园门,即刻就传给园子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大观园有自己的大家风范,特别知道该怎么查案子,不能事先大呼小叫的,否则真正的罪犯就不见了。最后就查出来是宝玉房里的坠儿偷的,因为以前丫头偷了东西也没有地方放。那些老妈妈、大丫头会监管她们的东西,所以很快就查出来了。

平儿说,“我们只疑心跟邢姑娘的人”,邢岫烟是新来的,她们家很穷,可见人在很多时候的假设都是偏见,他们觉得比较穷的人才会偷金镯子。说她们:“本来又穷,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拿了起来,也是有的;再不料是你们这里的,幸而二奶奶没有在屋里,你们这里的宋妈妈去了,拿了这只镯子,说是小丫头坠儿偷起来的,被他看见,来回二奶奶。”我们知道,宋妈妈她们抓到这样的把柄,一定是有赏金的,她一定很高兴可以整这个小丫头了,这就是“法”了。这件事情其实很不好办,原因是因为宋妈妈本身就是一个人证,她人赃俱获,回报给王熙凤。平儿要想把这个事情掩盖掉,宋妈妈也未必答应。

所以我们就看平儿是怎么去处理这么为难的一件事的。她说:“我赶忙接了镯子,想了一想: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这几个字大家细细去体会一下,“留心用意”,是说他没有用管理丫头的方法管理她们,他相信人性有一种更高的自觉;“争强要胜”是说他希望自己房里的丫头,没有严格的法的约束也能有人性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