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今天我们按令申告的事件实在太多了,多到让人感觉到这个社会有没有在“法”之外给“情”和道德留下余地。这件事让平儿很为难,本来人赃俱获,完全可以马上处罚坠儿,也好杀鸡儆猴。可是平儿觉得这么做的话会伤害宝玉,所以这一回中的“俏平儿情掩虾须镯”,“情掩”就不是依法,而是用人情遮掩“虾须镯事件”。有时候读《红楼梦》真的比任何教育都管用,因为它处处能让你看到人性的多样和两难。我们一再强调,人性如果能简单到一加一等于二就好了,可是人性不可能这么简单,它除了“法”的正直以外,还要有很多的隐。这个“隐”,年轻的时候我觉得是“隐瞒”,现在我觉得这个字大有深意,其实是在讲隐恶扬善。
人性中的很多部分,是不宜于直接去揭发的。就像在同事之间,看到某一个人犯了什么错,就像一下子抓到人家的小辫子一样,开心得不得了,马上当着所有同事侮辱他。可是我们知道,“理直气壮”这个成语在古代传统中就不是个好词,因为理直气壮肯定会伤人,没有给人留任何的余地,我相信“情掩虾须镯”的意义就在这里。
“情掩虾须镯”突出了一个“情”字,我相信如果一个社群当中有没有这个情字,差别会非常大。所以文学一直在讲“情”这个字,可是这个“情”不是滥情,而是人与人相处时最真诚的情谊,它绝对比法律更温润、高级,甚至更有能量。如果有点事情就闹到对簿公堂,即使赢了肯定也没有什么意思,因为那丧失的是人跟人之间更高贵的情谊和信任。
这一回讲到两个主角,一个是平儿,一个是晴雯。她们是《红楼梦》里两个地位低卑的丫头,可她们为人处事的气度,比今天社会上的许多高层人物还要精彩,她们身上有一种惊人的美。我相信作者就是想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曾经在他身边生活过的历史上无名无姓的生命留下一座丰碑,他觉得传统文化里动辄就把自己比做松柏的那些人其实很糟糕;相反,生活在民间的那些身份低卑的人,像我们前面讲到的《淮阴侯列传》中的漂母,身上才最具备人最朴实的情怀。
我一直觉得平儿是《红楼梦》里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丫头。按说,她的处境是最艰难的,贾琏的窝囊好色,王熙凤的威严跋扈,让她夹在中间,受了很多的委屈。但她没有任何抱怨,做人依然那么正直,王熙凤最厉害的时候,她总是劝她尽量宽厚一点。平儿不识字,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是却有自己的情操跟品格。
“话说众人各自散后,宝钗姊妹等同贾母吃毕饭,宝玉因记挂着晴雯,便先回园子里来。到了房中,药香满室,一人不见。只见晴雯独卧于炕上,脸面烧得飞红。又摸了一摸,只觉烫手。”注意,从五十一回开始,作者会着意描写到宝玉和晴雯之间的一些小动作,我想今天的男主人跟用人之间这样做大概也是不宜的。
可是作者在写这些的时候完全没有主仆界限的顾忌,宝玉很自然地上去摸她的头。就算今天我们感冒发烧的时候,你的朋友来看你,也没有几个人会把手放在你的额头看看是不是发烧。但我相信人间一定有一种情叫做体贴,它很多时候比安慰的话还要管用。
大家细看这些动作,宝玉刚从外面回来,手是凉的。摸了一下晴雯的头觉得发烫。他立刻感觉不对,“忙又向炉上将手烘暖,伸进被去摸了一摸身上,也是火烧”。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对人能有这样缜密的心思,能对人体贴到这种程度,真是难能可贵。
宝玉就有点着急,于是说道:“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却无情,各自去了?”他心说这两个人怎么搞的,平常大家那么好,同伴生病竟然能撂下不管。
宝玉有一点责备的意思,但晴雯却为她们解释,可见人与人的相处中第三者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宝玉怪罪秋纹跟麝月的时候,晴雯在那边添盐加酱地说:就是啊,这两个人真是无情。就加重了宝玉对这两人的恶意。可晴雯说:“秋纹是我撵了他去吃饭的。”注意,“撵了去”是赶了半天才赶走的,因为秋纹一直守在她旁边不肯去吃饭。“麝月是方才平儿来找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