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儿出了这种事,等于是宝玉对人性实验的一次失败,可是最大的为难在于,十次有九次失败,我们还要不要为那一次留下余地。如果这个余地不留的话,“不拿不该拿的东西”的这个人性的自觉以后就没有了。如果我们认定人性是一定会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这就是法。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性恶”和“孟子性善”的辩论,重点就在还要不要相信人性的自觉上。这里的“争强好胜”很容易被误解,宝玉不是要拿自己的丫头跟别人去比的那种人,他要比的是人性的崇高。
“那一年有个良儿偷玉,刚冷了,这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趁愿”就是大家提起这件事情感觉很解气,心说你看宝玉这个人就是乱七八糟,连个丫头都管不好的。其实我们今天要对人性有信任的话,要对抗的是整个社会普遍对人性不信任的力量,这是非常难为的。一旦失败,大家就会说,你看,他总是那么相信人,结果失败了吧。可是就算知道有失败的可能,比如现在去试我的学生,我知道百分之九十可能会失败,可是我还要不要留那个百分之十的余地,其实我在学校里碰到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么多人“高兴”地看这件事情,表示大家认为宝玉对人性的信任根本是失败的。
“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镯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去了。”因为平儿不是大观园里的人。“偏是他这样,偏是他的人打嘴。所以,我倒忙叮咛宋妈,千万别告诉宝玉,只当没有这事,别和一个人说。”平儿还说:“第二件,老太太、太太听见也生气,三则袭人和你们也不好看。”就是你们底下的小丫头偷了别人的金镯子,上面负责管理的四个大丫头也脸上无光。“所以我回二奶奶,只说:‘我往大奶奶那里去的,谁知镯子褪了口,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今天雪化尽了,黄澄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我就拣了起来。”
平儿编了一个故事说金镯子找到了。我觉得这个故事讲的既是金镯子,也是人性。你会忽然觉得这个画面好漂亮,有一个东西被掩盖了,可是另一个东西忽然亮起来了。文学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其实平儿更希望在雪地里看到雪化了以后,那个黄金的镯子露出来,而不是有人偷了这个镯子。平儿的了不起在于,她心里一直有着对人性最高的信任,所以她就编了这样的故事描述给别人听,王熙凤这么聪明的人,竟然也相信了。在平儿的情掩虾须镯中有着对所有人的担待。不止是她对宝玉的疼惜,还有对袭人、麝月她们的,包括对坠儿的。因为这些丫头有着共同的命运,这个丫头可能只是一时的糊涂,这个时候打断腿赶她出去,她的一生并不能因此变得更好,甚至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然后,她还对麝月说:“我来告诉你们,以后防着他些。”虽然留了这么大的余地,可是这个事情你们不能不知道。平儿只是对人性崇高跟生命情操有向往,可并不是滥好人;虽然她从不利用是非,可是并不是没有是非。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情、理、法,三个东西平儿都兼顾了。今天我们很少能看到在一个司法的系统可以兼顾到这些东西,因为它并不是那么单纯的,这里面还有人的介入。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别使唤他到别处去。等袭人回来,你们商议着,变个法子打法出去就完了。”就是说这个坠儿还是不用了,可是不要大张旗鼓地开除,让她能有一个机会转换一下,这是平儿处理事情的方法,跟王熙凤有很大的不同。
麝月当然很生气,就骂道:“这小蹄子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看到好东西就想要叫“眼皮子浅”,就是没见过什么世面,否则一定不会那么贪。平儿道:“究竟这镯子能多重,原是二奶奶的,说这叫‘虾须镯’,倒是这颗珠子还罢了。”意思是那个珠子还贵重一点,黄金根本不值什么钱。“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爆炭”两个字用得极好,就是动辄暴跳如雷,晴雯是非常容易走极端的,这种人常常是有勇无谋,很像三国演义里的张飞。“要告诉了他,他是忍不住的。一时气了,或打或骂,依旧嚷出来,所以单告诉你,留心就是了。”说着就告辞而去。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