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式。不如等着云丫头来了,这几个新的也熟了,颦儿也大好了,大嫂子和宝姐姐心也闲了,香菱诗也长进了,如此邀一社岂不好?”探春年纪不大,考虑事情非常周到,她要等所有人都处在比较完美的状态时,再来办一社。

探春接着说:“咱们两个如今往老太太那里去听听,宝姐姐的妹妹不算,他一定是咱们家住定了的。倘或那三个要不在咱们家住,咱们央告着老太太留下他们,也在园子里住下,岂不多添几个人,越发有趣了。”宝玉听了很高兴,说:“倒是你明白。我终究是个糊涂心肠,空欢喜一会子,却想不到这上头。”宝玉最可贵的就是他的反省精神。他常常觉得自己太急躁了,想事情不够周到。

说着,兄妹二人一起来到贾母处,“且说贾母见了薛宝琴,甚是欢喜,便命王夫人认作干女儿,因此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这个贾母很有趣,最早的时候是史湘云跟她睡,后来宝玉和黛玉跟她睡,现在是薛宝琴。我觉得那个很动人,其实青春在这里。我们会发现贾母也青春过,她在一个真正青春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青春又重新活过来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疼爱的孙子、孙女带在身边,把自己年轻时舍不得穿的衣服都给了这些孩子们,我觉得那是一种对青春的鼓励。就像我的老师,有一天拿出一块墨,墨上镶着一粒珍珠。他说这块墨他一辈子都舍不得用,就给了我。我一直也舍不得用,可最近我送给了一个学生,因为他特别爱书法。我发现那个心情很奇怪,我觉得这就是对青春的喜爱。忽然,我懂了老师送我那块墨的苦心和用意。

以我们通常的了解,在一个传统社会里,像贾母这样有身份地位的人,常常会变成僵化或者保守的代表。可贾母不是,她是一棵大树。在这棵树还没有倒下之前,所有人都围绕着它,玩得开心得不得了。所以这个老太太一直没有丢掉青春,她其实懂得青春。我觉得《红楼梦》讲的“青春”,未必一定是十五六岁,而是说你可能在五十、六十、七十岁的时候赞美青春,那个时候的生命也会发亮。

再来看看其他几个人的安排:“薛蝌自向薛蟠书房中住下。贾母便和邢夫人说:‘你侄女儿也不必家去了,园子里住几天,逛逛再家去。’”贾母只是说住几天,并没有让她以后就住在大观园,这里面是有区别的。“邢夫人兄嫂家中原艰难,这一上京,原仗的是邢夫人与他们治房舍,帮盘缠,听如此说,岂不愿意。邢夫人便将邢岫烟交与凤姐”,让她安排。

可我们看到凤姐很小心,因为她这个婆婆常常糊里糊涂不懂事,所以凤姐心里“筹算得园中姊妹多,性情不一,且又不便另设一处,莫若送到迎春一处去,倘日后岫烟有些不遂意之事,纵然邢夫人知道了,与自己无干”。可以了解吗?迎春虽不是邢夫人亲生的,但从小由邢夫人抚养长大,而邢岫烟又是邢夫人的侄女。这样万一邢岫烟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也是他们自家的事,与凤姐无关。这就是凤姐的盘算。

要把邢岫烟送去和迎春一起住,邢岫烟就有一点可怜了,因为迎春是一个二木头,有些糊里糊涂的,什么事都不操心。邢岫烟大冬天没有外套,迎春竟然没有注意到,如果换作宝钗或史湘云,早就注意到了。所以迎春虽然位列十二金钗,但比起其他人,实在少了许多精彩。不止是不够聪明,也少了许多对他人的关心。

“从以后,若邢岫烟家去住的日期不算,若在大观园住到一个月上,凤姐亦照迎春分例一样送一分与岫烟。凤姐冷眼瞅着岫烟的心性行为,竟不像邢夫人并他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因此凤姐反怜他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们多疼他些,邢夫人倒不大理论了。”“不大理论”是说邢夫人倒不大管这个事了。从邢夫人以往对迎春的态度来看,这比较符合她的个性:自私和冷漠,只关心自己,不大关心别人。

最后就剩李纨的寡婶跟她的两个女儿了。“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服,今儿他寡婶来了,便不肯令他外头去住。那李婶虽十分不肯,无奈贾母执意不从,只得带着李纹、李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