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骂平儿:“平儿那蹄子,素习我倒看他好,怎么暗地这么坏。”尤氏忙跟她解释:“平儿没有不是,是凤丫头拿着人家出气。两口子不好对打,拿着平儿煞性子。”“煞性子”这个比喻很有趣,有一点拿第三者作为缓冲的意思。“平儿委屈的什么似的呢,老太太还骂人家。”尤氏跟凤姐很不同,她对下面的人总是有一种体恤跟同情。
这里你也可以看到贾母的明理,她听到这话,立刻改口,说:“原来这样,我说那孩子倒不像那狐媚魔道的。”《红楼梦》中的语言很形象、生动,“狐媚”是形容女人以媚态诱惑他人,“魔道”是说不走正道。“既这么着,可怜见儿的,白受他主子的气。”然后又吩咐琥珀:“你去告诉平儿,就说我说的话:我知道他受了委屈了,明儿我叫凤姐儿来给他赔不是。今天是他主子的好日子,不许他胡闹。”所以贾母在处理事情上,总是让大家心服口服,也难怪她在贾家有那么高的威望和分量。以前的士绅阶级,慢慢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威望,大家都很信任他们,讲一两句话就可以把事情摆平。现在的社会好像越来越缺少这种人了。
平儿当然是很明理的,她这会儿被李纨拉到大观园去了。“平儿哭的哽咽难抬”,因为她觉得自己对凤姐这么忠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那个委屈是没有办法形容的。宝钗就劝她,说:“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他不过多吃了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屈,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宝钗总是非常理性,她的意思是:她不打你,难道打贾琏吗?
你有没有想过,这时候黛玉跑去哪里了?读《红楼梦》有时觉得很有趣,宝钗永远会在这个时候劝人,可是黛玉永远不管这种事,因为黛玉根本不是凡间的人,她对人间的所有事一点兴趣都没有。宝钗则会扮演人间的角色。或者说,她们两个一个是出世的,一个是入世的;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家。
“正说着,只见琥珀走来,说了贾母的话。平儿自觉面上有了光辉,方才渐渐的好了。”贾母站出来帮她讲话,她觉得脸上也有光。“宝钗等歇息了一回,方来看贾母、凤姐。宝玉便让了平儿到怡红院中来。”在这个时候,宝玉永远是最贴心的。
宝玉觉得平儿刚被打骂过,现在去见凤姐,难免有些难堪,就把她请到了怡红院。所以怡红院大概是一个最安慰人的地方,也是一个最温暖的地方,里面没有法律、没有道德,有的全是情感。袭人赶忙迎上来,笑着说:“我先原要让你的,”就是我之前就想请你来,“只因大奶奶和姑娘们都让你,我就不好让了”。注意袭人讲话的分寸,她的意思是我们都知道你受了委屈,想要安慰你,好让平儿觉得一个丫头受了委屈,这么多人都在关心她,心里好受一点。平儿也赔笑说:“多谢。”
我一直提到平儿是《红楼梦》里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丫头,她在这一天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可到现在为止,没有讲过一句话,因为她不能讲任何话。直到这个时候,她才说:“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的白受了一场气。”你可以体会一下这句话的语气,她没有指责任何人,只是说自己平白无故受了一场气,有一点自我解嘲。袭人笑着说:“二奶奶待你很好,这不过是一时气急了。”凤姐平时对平儿的好,大家可能都看在眼里,所以宝钗说这话,现在袭人也说这话。平儿说:“二奶奶倒没说的,只是那个淫妇,他又偏拿我凑趣儿,我们糊涂爷倒打我。”你看,平儿永远在维护王熙凤,“说着便又委屈,禁不住落泪”。
宝玉忙劝道:“好姐姐,别伤心,我替他们两个赔个不是罢。”这就是宝玉最了不起的地方:天下人受委屈,他都道歉。他其实就是一个菩萨,菩萨就是来担待人世间所有委屈跟苦难的。有时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怎么会讲出这样一句话来,就是他要替王熙凤和贾琏向平儿赔不是。不要忘记平儿是个丫头,宝玉是个得宠的少爷,可是他如此低声下气,连平儿都觉得这个话有点好笑,就说:“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