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笑道:“到底是姐姐,要是我,再不饶人的。”宝钗边笑边指着她道:“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伶俐,今儿连我也怪疼你的了。过来,我替你把头发拢一拢。”黛玉于是转过身来,宝钗就用手帮她把头发拢了上去。宝玉在旁边看了,“只觉更好看,不觉后悔不该令他抿上鬓去,也该留着,叫我替他抿去”。宝玉“正自胡想”,就听见宝钗说:“明儿写完了,回老太太去,若家里有的就罢,没有的,去买了来,我帮着你们配。”之后大家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吃过晚饭,就一起来给贾母请安。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Bad Content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三回结尾时提到,宝玉回来的时候,戏台上正在演《荆钗记》。宝玉于是就坐下来跟姐妹们一起看戏。“林黛玉因看到《祭江》这出上”,就是王十朋在江边哭祭。当然钱玉莲并没有死,这个故事后面还很长。“便和薛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跪到江边子上去作什么!俗话说,“睹物思人”,天下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也就尽情了。’”黛玉在嘲笑王十朋不通达,要祭奠钱玉莲,随便哪里祭一祭就行了,何必一定要跑去江边呢。

她这话表面上是和宝钗说,其实是说给宝玉听的,黛玉好像永远知道宝玉在做什么。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第四十二回里宝玉一个眼神,黛玉就会意了。而这次宝玉回来,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去干吗,黛玉却知道他在祭悼金钏儿。所以黛玉的意思是:你用得着那么偷偷摸摸、大费周章地跑那么远去祭拜吗?如果这个人是跳水死的,天下的水都是一样,你舀碗水,对着哭就好了。黛玉其实有赞美他的意思,可是也好像在提醒他,何必拘泥这些形式宝玉跟黛玉前世的缘分就不太计较这一辈子所有形式上的东西。很多人说黛玉好可惜,最后没有跟宝玉结婚如何如何,事实上他们的缘分在前世就已经完成,所以黛玉这里也是在说他们之间的“情”。

我希望大家能够细读这一句话天下水总归一源是说金钏儿跳井死掉的水,钱玉莲投江的水,林黛玉每天哭的眼泪,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我想,这些才是读《红楼梦》的重点。如果我们不细看,就看不到这种细节。黛玉好像在讲一个笑话,但深思之后,你会有一种心痛,因为黛玉最懂这个东西,就是人死之后,已经化为灰烟了,那你到底在祭拜什么?祭拜不过是自己心里的一个怀念,如果人有真情,外在的形式有什么重要?

这完全像禅宗的话,让你忽然有一种领悟:我为什么要这么拘泥于形式的东西呢?如果在这一生中,有值得纪念的生命,那个生命现在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纪念。所以面对黛玉,宝玉永远都在输。可我们又不能不说,黛玉与宝玉真是知己,心灵相通。所以这段话听上去是讽刺,里面其实有着很深的情感。

所以四十四回开头这一段,大家要特别注意,《红楼梦》里面的戏,都不是白演、乱演的,演这个戏一定有它的目的。如果这个时候演的是另外一出戏,黛玉就没有办法讲出这些话。刚好演到王十朋祭江,有的版本也叫《男祭》,大概后来觉得不太好听,所以就改成了《祭江》。我问过十个看《红楼梦》的人,九个半都没有听出黛玉话中的潜台词。估计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也不知道她在讲什么,可宝玉绝对是知道的。所以黛玉说完这话,“宝钗不答。宝玉回头要热酒敬凤姐”。

“宝钗不答”,这四个字非常微妙,以宝钗的聪明,未必听不懂,可是她没有回答。我们在这里就看到,宝钗的生命跟黛玉真的很不一样。黛玉比较重视心灵的感受,而宝钗则比较侧重大脑的思维。你会发现人生中最亲密的人,常常是心灵的贴近,而不是思维的靠近。这也就是为什么宝玉总觉得跟宝钗有隔阂,跟黛玉没有隔阂的原因。因为黛玉是感性的,宝钗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