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又说:“前儿我叫你洗澡,换的那衣裳是我的,你不弃嫌,还有几件,也送你罢。”刘姥姥又连忙道谢,说我怎么会嫌弃呢。于是鸳鸯又拿出自己两件衣服,给她包好。刘姥姥还想去大观园跟宝玉、王夫人和一帮姐妹道谢,鸳鸯说:“不用去了,他们这会子也不见人,回头我替你说罢。闲了可再来。”然后吩咐一个老婆子,到二门叫了一个小子来,帮刘姥姥拿东西。这么多东西,刘姥姥一个人,绝对拿不了。“又和刘姥姥到了凤姐那边,一并拿了东西,雇了车儿,命小厮搬了出去装上,一直送刘姥姥上车去了。”
从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过去那种大户人家的周到。他们不会说给你一些东西,就不管了。过去所谓的世家,一般人都误认为是有钱人,其实绝对不是这样。我们看《红楼梦》的时候,可以特别注意一下所谓世家文化的教养。像刘姥姥这样的人,别人根本可以不把她当一回事,或者说打发了算了。可贾家不是,贾家有很多细心,包括送药、雇车这些细节,这个才叫世家文化。通常第一代富贵不太懂这些东西,他们通常比较粗糙,甚至有些炫耀。反而到了第四代、第五代,才会知道对方跟自己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一直是作者有意透露的。
好,刘姥姥走了,第四十二回进入到很重要的一段,其实也是这一回的回目里讲的:“蘅芜君兰言解疑语,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就是蘅芜君薛宝钗找到了一个机会要去“整整”林黛玉了。第四十回刘姥姥她们在大观园喝酒、行酒令,林黛玉在情急之下,就说出了《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句子。要知道,《西厢记》和《牡丹亭》在当时可是禁书。我们会疑惑,这么伟大的古典文学,怎么会是禁书。可在那个时代所有的自由恋爱都是被禁止的,所以这一类书也就成了禁书。
结果这两句被宝钗听到了。记不记得当时宝钗看了她一眼,但是黛玉没有注意,然后事情就过去了。宝钗这种人是非常得体的,绝对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你偷看禁书。但是宝钗在刘姥姥走了之后,找到一个机会,要质问林黛玉了,而且这一次质问很特别。在《红楼梦》里,大家一直把宝钗和黛玉当成情敌,因为她们两个都爱宝玉,宝玉也爱她们两个,觉得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所有的连续剧、电影,也都把它变成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可我一直觉得,《红楼梦》你真正读下去,会发现友情的成分多过爱情。
所以这一段其实非常微妙,宝钗私下把黛玉叫到蘅芜苑,笑着说:你偷看了什么书,从实招来。黛玉就耍赖了,一头钻到宝钗的怀里说:好姐姐,你饶了我吧,不要让别人知道。因为女孩子觉得偷看了这些书,是非常不光彩的事。宝钗就笑着说:我如果没看过,怎么知道你看了那些书,又怎么知道那是《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句子。这完全是在讲宝钗跟黛玉交换了一种不为外人所知的少女心事,而这种交换,绝对不是情敌,而是只有非常好的朋友之间才可能有的。所以其实在《红楼梦》里面宝钗跟黛玉最美的一段,就是这里。因为宝玉一生就在两难当中,宝玉觉得宝钗那么美,美在丰满,美在大方,美在能干;可是他又觉得黛玉也美,美在孤芳自赏,美在孤独,美在感伤。两种这么不同的美,好像一个是春天的美,一个是秋天的美,那你要他选择,他永远无法选择。可是这一天宝玉特别快乐,因为他看到宝钗跟黛玉这么好,这么亲。
粗俗文化很容易把两个人的关系解释成情敌,可在好的文学中,像《红楼梦》、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你会发现情敌往往是最好的朋友。因为可以做情敌的,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往往是势均力敌。所以我常常觉得,在人生中,要去爱自己的敌人,因为“敌人”这个字眼不是随便乱用的。可以称为敌人的,绝对有跟你并驾齐驱的部分。生命里有敌人,就会有意志力,才会有进步的空间。一个凤凰在鸡群当中,大概也会觉得无趣。
后来有一段是惜春要画大观园,宝钗就建议惜春,这个画要怎么画,都需要什么材料。黛玉看完宝钗列的单子后,就开她的玩笑说:画画还需要水缸和箱子,难不成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