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嫁妆都列上去了?宝钗就把她按在炕上,要拧她的嘴,起来之后,见黛玉头发乱了,就帮她拢了拢头发。你注意那个动作,如果今天有一个学姐帮学妹拢头发,我们不难理解其中的疼爱跟体贴。
所以我想讲的是,人跟人之间所有的嫉妒,其实都是欣赏。你会嫉妒,一定是因为他有长处。怎样让嫉妒变成欣赏?这就是美学的课题。嫉妒是觉得我不如他;变成欣赏的时候,就会觉得在这一点上他比我强。彼此欣赏,才可以成为对手;你根本看不起对方,怎么可能成为对手呢?就像诸葛亮碰到周瑜。所以看《红楼梦》我一直觉得,一定要看到宝钗的美、黛玉的美,以及她们之间彼此欣赏的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细读这段最美的对话:“且说宝玉等吃过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中,至分路各归之时,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颦儿”是黛玉的小名,你看这个称呼,已经先有了一份亲近;“跟我来”,是因为不想让大家知道。黛玉就跟宝钗到了蘅芜苑。进了房,宝钗坐下来笑着说:“你跪下,我要审你。”大家注意,说这种话是非常亲的表现,我想这点大家都可以了解;如果不亲,就不会用这么重的话,而是客客气气。语言有时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
宝钗非常聪明,因为这两个人一直处在对立的关系,现在她这么说话,其实就是要化解了。黛玉不知道是什么事,笑着说:“你们瞧这宝丫头疯了!你审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好个千金小姐!”她连用了两个“好个”,就是你这个大家闺秀,你这个千金小姐,不是应该知书达理吗,可你“满嘴里说的都是什么?”黛玉大概已经忘了,行酒令的时候一时着急,情不自禁讲出来的话。所以“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然后问:“我何曾说什么来?你不过拿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宝钗说:“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儿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那里来的!”
这个时候黛玉就想起“昨日失于检点,把《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注意“失于检点”,因为一个大家闺秀,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孩子,是不可以读那种书的。连男孩子都不可以读,何况女孩子。所以我认为《红楼梦》一直在为青少年讲话,因为大人永远会觉得小孩在看不该看的书。我自己小时候看了不该看的书是《红楼梦》,所以他们觉得孩子不该看的书,其实有一部分是好书。《西厢记》、《牡丹亭》现在也是文学经典,所以有时候转换一下思维,你就觉得在教育里并没有那么大惊小怪的。因为小孩有他成长的过程,有他自己好奇、探索的过程。
更有趣的是,原来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禁书。男孩子的书包里,到某一个年龄就会有一本《花花公子》之类的东西。他就是看一看,那大人怎么去面对这个事?我总觉得今天的教育有一个难题,就是小孩子在什么时候,可以让他读一点跟情欲有关的书?如果他完全不了解,也是一个麻烦,他长大以后谈恋爱、结婚,要怎么去处理?
因为这种书也是讲情爱的,还有一点讲情欲,所以黛玉的脸就红了,觉得不好意思。“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来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导我,我再不说了。’”有没有发现,当你做错了事,要撒娇的时候,这个敌对关系就要开始化解。黛玉的这个动作、说的这些话,表明她跟宝钗之间已经完全没有嫌隙了。
宝钗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这个宝钗还故意逗她,黛玉说:“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知道,我以后再不说了。”“宝钗见他羞得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追问了,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上,够个人缠的。’”“款款”就是非常温柔,私下说悄悄话的感觉。宝钗说你以为我是省事的?我也是一个淘气的,意思是这些女孩子,都不是死读书,不是那种只考第一名,永远升学主义的。她们其实有自己的想法,她们会去看大人不让看的书。
所以我有时候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