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送牙箸,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箸。”她们是为了逗刘姥姥的,可是也趁机让我们知道贾家的家常宴会是用乌木镶银的筷子,大宴会的时候大概才用象牙镶金的筷子。四十回有很多文物考证,软烟罗、筷子、船,这些大户人家玩乐的精致东西都在这一回出场,可以看到排场之大。刘姥姥就说:“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顺手。”她忽然觉得做乡下人蛮好,乡下人就用竹筷子,她觉得那个才好用、顺手。

刘姥姥在这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了所谓的富贵。她对环境不熟悉,才觉得处处都新鲜,富贵人家的讲究才得以呈现。而这个讲究也有一点反讽,吃饭用的象牙镶金、银的筷子,根本不好用,可见过了头的富贵,其实已经不再是享乐了,而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凤姐说:“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因为银碰到毒的东西会变黑。刘姥姥说:“这个菜里有毒,俺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这个反应很有趣,把乡下人的个性全表现出来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菜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妈妈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贾母从来没觉得这些菜这么好吃,因为她每天都吃。人的感觉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珍贵或不珍贵,关键是你能不能感觉到。一日三餐都吃鱼翅,也会受不了。很多人是在把人生的酸甜苦辣咸都经验过以后,最后才觉得最平淡的味觉才是福。

刘姥姥进大观园,成为一个笑话,可是反过来说未尝不是如此。贾母如果有机会到刘姥姥家里去住几天,大概也要闹很多笑话的。

“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他们在秋爽斋的晓翠堂摆宴,吃完早饭以后,就到探春的卧房里去聊天。

“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就说:“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说:“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她在跟刘姥姥道歉。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着向她道歉:“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

刘姥姥笑着说:“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这话里透着一种豁达。在社会当中,贫贱富贵的对比常常会让人觉得恼怒与羞愧。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在侮辱我们,而是我们自以为比不上别人,觉得自卑。刘姥姥是豁达的,她知道一切都是为了让老太太开心,一下子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这也是刘姥姥的智慧,她知道该怎么跟人相处。可见智慧和知识是两回事,智慧是一门没有学分的课,是人生的历练和通达。在对人的担待与了解上面,刘姥姥也许超过了所有贾家的人。

鸳鸯骂丫头:“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鸳鸯是大丫头,她这样骂底下的小丫头,也是想让刘姥姥觉得体面。刘姥姥就赶快说:“才刚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鸳鸯这个时候其实是做给刘姥姥看,意思是说我们没有看不起你,这也是人与人相处的智慧。

“凤姐儿便拉着鸳鸯坐下:‘你和我们吃了罢,省的回来又闹。’鸳鸯便坐下了。婆子们添上碗筷来,三人吃完。”如果凤姐不拉鸳鸯,她是不敢坐下来的,因为她是丫头。刘姥姥笑着说:“我看你们这些人都只吃这一点儿就完了,亏你们也不饿。怪道的风儿都吹得倒。”鸳鸯便问:“今日剩的菜不少,都那去了?”婆子们回说:“都还没散呢,在这里等着一齐散与他们吃。”鸳鸯吩咐说:“他们吃不了这些,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鸳鸯可以不管这个事,可是她想着她们在这边忙,平儿在帮王熙凤处理别的事,没能吃上饭。这里体现的是人对人的关心与照顾。

凤姐说:“他早吃了饭了,不用给他。”王熙凤是平儿的主人,所以她就这样跟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