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自语,跟宝玉要她做的事情不搭界。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已经来不及了,宝玉只好来到贾政面前,“贾政一见,眼都红紫”,可见爸爸被宝玉气到了什么程度。“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有没有发现都是四个字四个字一组,做官的人一定要会用四字,官场的文字都是口号式的,讲究对仗的,不管是“杀猪拔毛”还是“戒急用忍”。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用人们当然不敢真打,要知道,宝玉是少主人,万一出了差错谁来负责?所以虽然是贾政的命令,下手也不敢太重。于是“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注意,作者在写大板子打下去时没有用“打”,而是用“盖”字,“盖”显然是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在打。

《红楼梦》里的动词用得非常漂亮,如果找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我认为完全可以从文本上着手,比如把其中所有的动词挑出来做些研究,你将更能感受到这部小说语言的精彩。其实写文章最难用的就是动词,因为它常常会重复。为什么这个时候作者要用“盖”字?是因为它连发音和平仄,都跟动作有关系,这个动词一出来,整个句子都活起来了。从“打”的“三声”到“盖”的四声,连重量都不一样。《红楼梦》里这些美妙和精彩的细处,不细体会很容易滑过去。

“众门客见打的不像了,忙上前夺劝。”众门客觉得这样打下去真的要打死了,才上来抢他手中的板子。贾政根本不会听,他说:“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酿”字有点一直在宠着他、护着他,以致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的意思。“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解劝不成!”平常这些门客总是在适当的时机劝贾政不要再生气了,或者下手轻一点。可是如今贾政说你们再护着,他接下来就要弑君杀父了,这在儒家看来绝对是大逆不道,这已经是很重的话了,旁人就不好再劝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贾政此时越来越像是表演了。我一直觉得如果旁边没有这些人,他不一定会这样子。因为他旁边有这么多人,在讲了弑君杀父以后,下手的时候必须更狠,他就是要作态让身边的人看到,即使是我的儿子,我也要维持正义。

大家知道劝不住,就赶快退出来,找人进去给信儿。“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此时,王夫人最为难的是夹在儿子跟丈夫之间,在父权社会,一个妇女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违拗自己的丈夫的,所以她不敢立刻就去告诉贾母,只好自己赶往书房。“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这一点也许大家不了解,过去女眷一出来,男客是要回避的。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刚才我说的表演就是这个意思,他是要做给别人看的,先是打给门客看。现在宝玉妈妈来了,更要打给妈妈看,所以“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周围的人大概觉得王夫人是个救兵,赶紧放开手宝玉就可以跑了,岂不知宝玉已经根本没有办法动了。接下来大家通过王夫人跟贾政的对话,可以看到一个古代的妻子在儿子被丈夫痛打时的为难。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意思说你要来劝,就是要把我气死。“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王夫人的方法很委婉,先肯定丈夫做的是对的,接着又搬出了婆婆。她知道硬拼不行,只能绕着圈子来保护宝玉,说老太太是最疼宝玉的,万一她有个好歹该怎么办?“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