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因为关说的人太多了,凤姐根本就不往心里去。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我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卑微者的感受。我们在现实生活里可能就是个主管,别人来求职,你要怎样做才能让别人不觉得被委屈,或者被侮辱;或者你自己去求职,你如何才能做到心理足够健康。这一段里作者非常细心地在写卑微者生存的困境,贾芸聪明伶俐到了极点,他竟然能一句话就让凤姐停下脚步,贾芸的懂事,是在艰难的生活里慢慢学习的,宝玉一辈子都不可能碰到这样的事,也不用动这样的脑筋。

贾芸关说王熙凤,其间有很多的动作,很多的语言,很多的人情。其实读小说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我们对世间的各种关系多一点了解。如果都像宝玉那样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长大,是无法了解生存的艰辛,也没有什么生存能力的。街头的流浪狗一定比家养的狗更懂得到什么地方找食物,也能准确判断什么人会踢它一脚。当然,这样的生存学习对一个生命来讲,未必是件好事,其中隐含着太多的辛酸。

王熙凤一出来,贾芸赶快过来就给她请安,王熙凤连看都不看他,继续往前走。要想让她停下来,一定要想办法打动她。打动王熙凤这么精明、见过大阵仗的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面要有对于人性、人情的深切了解,贾芸这孩子很乖巧,特别懂得如何跟人相处。

王熙凤一边走,一边只是说:“你母亲好吗,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这明显是客套话,表示她知道贾芸是来干吗的。还有一层意思是,你不要再打扰我了。贾芸说,我妈妈“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记挂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凤姐笑了,还在继续往前走。她说:“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他来,你就不说他想我了。”在这种一往一来的客套话里,两个人都没有真情,王熙凤早就知道贾芸在关说贾琏,并不愿意搭理这个人。贾芸这个时候就讲话了,他说:“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这个话虽重,却比较乖巧。“昨天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这下子就比较具体了对不对?时间地点都有了,王熙凤就会比较关心了,“妈妈说婶婶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的精神,能够料理得周周全全”。这个话一出来,王熙凤一定会停下来,因为王熙凤一生最喜欢的就是人家捧她,现在听到有人说她聪明能干,尤其是贾芸最后加了一句“要是差一点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贾芸太了解王熙凤了,她是个好强的人,这是她的软肋,她忽然觉得这话有点儿意思,大庭广众地让她很有面子。所以,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得就止住了步,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你如果去求职,经理在你面前站都不站,肯定没有什么希望了,你总要想办法让他停下来听你讲话,贾芸已经做到了。

王熙凤停下来问:“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两个在背地里嚼起我来?”她觉得很奇怪,你们两个人怎么会忽然说起我来了,“嚼”的意思是你们是不是在讲我坏话。贾芸就编了个故事说: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家里开了一个香铺。因为有钱,捐了个“通判”(官名,在知府管辖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要到云南去做,连家眷也都要带去。香铺就要关张了,之前要把所有的货物清理,该给人的给人,该卖的卖掉。因为我跟他要好,他就送了我一些冰片、麝香。我就跟我母亲商量,若要转卖,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一般人家里也不会买这个,就是很有钱的大户人家,“也不过使个几分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意思是这些东西谁都不配用,只有婶子你配用。贾芸绕了半天,才说到主题我今天等在这里就是要把这个东西给你。

关说学真不简单,单送礼就是个大学问,你要送到既能让对方开心,又心安理得地收下。贾芸说:“往年间,我还见婶婶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因此,想来想去,只有孝顺婶婶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一面说一面就将一个锦匣举起来。

一直到这个时候,我们还很紧张,不知道王熙凤会不会接。贾芸这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