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抓着你说,我的钱可以借给你,你到底敢不敢要?
贾芸心里面肯定也是七上八下的左右为难。他想:“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施,颇颇的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不如借了他的,改日加倍还他也倒罢了。”想完以后贾芸就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贾芸的话说得真是漂亮,他没有说你们是黑道放高利贷的,而是说你们都是有胆量有作为的人,这话让人家听起来心里多舒服!贾芸说,我一直认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为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张口,你岂肯借给我?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回家按例写了文约过来便是了”。倪二就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我却听不上这话。既说‘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帐给你使,图赚你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你,图你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江湖上的朋友有道儿上的规矩,平常可以放高利贷,可如果你是他看得起的朋友,就另当别论了。所以他就说:“闲话也不必讲。既你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你要写什么文契,趁早把银子还我。”真是爽快人!这话意思是你要写契约的话,我宁可把这个钱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贾芸听了,一面接了银子,一面笑道:那好,那我就不写了。
贾芸在沮丧、落魄到极点的时候,忽然碰到这样一个人,一定很感动,我想贾芸或许从此会喜欢上黑道儿,因为他觉得他们人比亲舅舅要好。民间的那种义气你很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从知识分子或者法律的角度你说这个人是黑道儿,可是从民间的角度,他们会说我不管什么白道、黑道,反正我小孩要换学校,他来帮我忙;我家里有人办丧事,他也来磕头,我就觉得他仗义,倪二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贾芸就笑着说:“我便不写罢了,有何着急的。”倪二笑道:“这不是话。天气黑了,也不让茶让酒,我还到那边有点事情去,你竟回去。”因为贾芸刚好住在他们隔壁,所以倪二就说麻烦你带个信给我老婆,说我今天不回家睡了,“倘若有甚么要紧的事,叫我们女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好漂亮的语言!曹雪芹是个贵族,却知道倪二结交的朋友一定是马贩子王短腿这类人,假如我写小说,还真想不出“王短腿”这三个字。倪二“一面说,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不在话下”。
贾芸碰到这事,心里也觉得十分稀罕,“想那倪二倒果然有些意思,只是还怕他一时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来怎处,心内犹豫不决”。贾芸还是有点担心,这么凶的一个黑道儿,忽然对你这么慷慨,转念一想,心说没关系,等事情办成了,加倍还他就是了。“一直走到个铜钱铺里,将那银子称一称,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贾芸见倪二不撒谎,心下越发欢喜,收了银子。来至家门,先到隔壁将倪二的信捎与他娘子,方回来。见他母亲。”他妈妈正在床上做针线,看他进来就问:你到哪里去了,整整一天。贾芸很懂事,如果告诉妈妈刚才你老哥怎么不借我钱,连饭也没能吃上,妈妈一定很难过,所以就只字不提卜世仁的事。
等吃完饭,已到了掌灯时分,贾芸收拾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一早起来,洗了脸,便出南门,大香铺里买了冰、麝,便往荣国府来。”下面大家可以看一下贾芸是怎样把冰片、麝香送给王熙凤的,通篇全是机巧。如果开一门课给现在失业的人讲关说学,我觉得这一段是最好的教材。贾芸到了贾琏的门口,有几个小厮拿着大高笤帚在那里扫院子。忽然听见周瑞家的从门里出来,跟小厮们说:“先别扫,奶奶出来了。”贾芸忙上前笑问:“二婶婶那去?”他先问周瑞家的王熙凤要到哪里去,周瑞家的说老太太叫,想必是要裁什么尺头。
“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这个总经理出来的排场很大,所有的随从都跟在身边,“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这个动作我们不太了解,大家想一下电视里的清宫戏,手臂紧紧地贴着身子的样子。“恭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