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笑了,大概也有点儿不好意思,说:“你在这里,他们都不敢说笑,没的倒叫我闷。你要猜谜时,我便说一个你猜,猜不着是要罚的。”贾母很聪明,她知道这个时候真把贾政赶走也不好,可留下来大家都这么闷又不是办法,所以她要求说既然留下来就放松一点,我先讲一个谜语让你猜,猜不到我是要罚的。大家忽然觉得让老爸猜谜蛮好玩的,如果猜不到就更好玩,亲子关系一下子就改变了。
“贾政忙笑道:‘自然要罚。若猜着了,也是要领赏的。’”可见只有在游戏中,亲情才会出来。“贾母说:‘这个自然。’说着便念道: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谜底是荔枝。因为猴子屁股是红的,“站树梢”义同“立枝”,是“荔枝”的谐音。注意,所有的谜语在这里都变成谶语,暗示这个家族将要“树倒猢狲散”,贾母就是那棵大树。
这个谜语出来之后,贾政便故意乱猜。这也是那个时代儿子该有的聪明,明明知道是荔枝,偏偏猜来猜去地被罚了很多东西,最后才猜到,贾母这才赏他。这些以前我们不了解,跟某个长辈打麻将的时候,桌子底下就有人踢你说,难道看不出来他胡什么牌吗?还不赶快打!其实这根本就不是在打麻将,完全是人情世故。
接着,贾政也说了一个谜语让贾母猜,贾政的谜语就是他的身份:“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个用物。”这是砚台。砚台是考试、做官、读书的象征,贾政本身也像个砚台,硬硬邦邦,方方正正,没有什么转换空间,《红楼梦》里所有的谜语都和出谜人很相配,没有比砚台更适合贾政的东西了。“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大家玩的时候,一定得让老太太开心,不能让她猜不到。“贾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回头说:‘快把贺彩送上来。’”这就是大户人家,到处都是礼节,西方这种东西就比较少,在玩的时候可以忽略辈分礼教而变成单个的人,可是在儒家传统里这种礼教会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现在的生活中这些传统都还在。
贾政传贺礼,“地下妇女答应一声,大盘小盘一齐捧上。贾母逐件看去,都是灯节下所用所玩新巧之物,甚喜”,老太太们都很有意思,再有钱,也喜欢人家送她的东西,然后就命令说:“给你老爷斟酒。”“宝玉执壶,迎春送酒。贾母因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作的,再猜一猜我听。’”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每人都写了一个谜语贴在围屏上。第一个是贾元春写的,贾政看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开口就是做娘娘的大气派,所有的东西都是雄壮华丽的,很有权威的,“一声震得人方恐”,一下爆炸开来,把所有人都吓坏了,可是注意最后一句:“回首相看已化灰。”像一个谶语,其实是一个征兆,它预示着人生的前景。元春此时身为贵妃,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可是她的荣华富贵转瞬而逝,没过多久她就去世了。贾政说这是爆竹,那宝玉就说:“是。”
接着贾政就看迎春的谜语:“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意思是无论怎么努力,如果没有好命运,最后还是没有用。“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这里用算盘来谶迎春,像贾家这样的家族,一直觉得女儿要嫁得门当户对,找来找去找了个孙绍祖,没想到结局那么惨。计较算计了那么久,到最后是“有功无运”。
再往下看,是探春的谜语。探春是贾家几个女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可是她的悲剧是庶出,跟贾环是亲姐弟,最后她嫁到今天的南洋一带做了王妃。在当时看来这种命运很惨,人们常用断了线的风筝来形容这种女子,天高路远,交通不便,远嫁就意味着跟娘家永远断了联系。所以她的谜底刚好就是风筝:“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我个人一直不觉得探春的命运有什么不好,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她是选择了脱离这个家族,脱离一直侮辱她的亲生母亲,去开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