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下去就会发现这篇诔文基本上是个神话。“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很真实地告诉你晴雯死的时候是十六岁,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年龄,是因为年龄会唤起我们很多感动,这样一个从几岁就认识宝玉的女孩子死了,他们之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如果我们那个年纪写一篇祭悼同学的祭文,该怎么写?他说:“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没而莫能考者久矣。”晴雯姓什么,哪里人,已经无从知道了。这是个苦命的女孩子,生下来就被卖来卖去的。

下面这句很动人:“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晏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衾枕”是被褥、枕头,“栉”是梳头,“沐”是洗澡。“衾枕栉沐”,我想今天我们大概也不敢在祭文里说,这个女孩曾经跟我一起洗澡,睡一个枕头,但宝玉讲的就是这些。我为什么对她念念不忘,就因为从小一起“衾枕栉沐”。大家可能会因为文字的关系,而忽略了其间动人的本质,这四个字全是日常生活的内容,因为晴雯是照顾宝玉饮食起居的人。“栖息晏游之夕”,是说我们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接下来用了很惊人的四个字“亲昵狎亵”,“亵”就是猥亵的亵,而且竟然敢用“亲昵”。“亵衣”就是内衣,可见亲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用“亵”这个字。我们跟一般的朋友都不敢用这个字,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一两个人可以用到这几个字。我一直觉得晴雯真有其人,因为他讲得非常清楚,认识、相处五年八个月,虽然像个神话,可是时间却这么清楚。

大概对曹雪芹来讲,这五年八个月是他生命里很美好的一段时光。如果我们今天要做一个祭文的革命的话,不妨就要从这个东西开始。一个丧礼要不就不参加,如果参加,它就要是真实的,绝不能变成虚伪的应酬。我们最常听到的故事是某某候选人,会每天泡在殡仪馆里,每一家的葬礼他都去参加,但这一招还真有用,因为大家觉得他那么用心,就选他吧!但细想想,你会觉得不可思议。记得我母亲过世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就决定不发任何讣告,到最后除了直系血亲的十七个家族之外,没有任何外人在场。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很私密的事,不应该被打扰,可能我们已经有点厌烦了那种做秀的葬礼。

然后他就开始回忆了:“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我们看到他用四个名词金玉、冰雪、星日跟花月,来形容晴雯留给他的印象和感动。这篇祭文有很工整的对仗和明显的押韵,可是丝毫没有影响其中的真性情。又讲到晴雯活着的时候,“姊妹悉慕媖娴”,姐妹们都很喜欢她,因为她特像个好学姐,很豪爽、有英气,对人很善良,也非常单纯。“妪媪咸仰惠德。”那些年长的太太、妈妈们,也都觉得她聪慧贤良。

下面就转变了:“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因为你生命太孤高了,所以别人会厌恶你。“罦罬”是指一种装有机关能捕捉鸟兽的网,也泛指罗网,所以这里的意思是说,你的生命原本是可以高飞的老鹰,却不幸被网所捕,实际上是在讲晴雯的被陷害。“葹妒其臭,茞兰竟被芟荑!”“葹”是那种杂乱的野草、恶草。在汉语言文学中,常常用“葹”来形容小人,而用“茞兰”去比喻君子。也就是说在植物世界里,恶草会掩埋掉这些美丽的生命,这一切都是在形容晴雯遭遇的悲剧。

下面的句子非常漂亮:“花原自怯,岂耐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用“骤雨”和“狂飙”来形容晴雯经受的打击,用花的怯和柳的愁去比喻晴雯的美丽和柔弱,真是漂亮!我们今天的排版,常常把这篇诔文整个排下来,其实它本来是诗,完全可以排成断句的形式。把“花原自怯,岂耐狂飙”四个字四个字地断开,在空间上就会形成一个节奏。可见对《红楼梦》的理解还关系到今天的出版界要花功夫,去想办法把它转换成视觉上更现代、更美感的设计。我一直觉得《芙蓉诔》拆开来是非常漂亮的一首长诗,当然这篇诔文今天很难被选到教科书里,但无论如何,《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