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当然知道祭文是近于腐朽的老文化,所以这其中第一个要松动的应该是对待死亡的态度,《芙蓉女儿诔》变成了对死亡最真切的哀悼,是一个生命留下的最真挚的东西。

“又备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之前,先行了礼,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维,太平不易之元。’”这是表示现在是多少年的意思,可作者在写这个小说时很谨慎,不敢让大家知道《红楼梦》是写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因为弄不好是会杀头的。过去每个皇帝登基的时候都要改“元”,“不易之元”,就是说这个皇帝永远都在,不会再改年号了,其实这是躲避灾难的手段,因为清朝的文字狱非常厉害。

接下来是“蓉桂竞芳之月”,他没有直接讲八月,作者一开始就把祭文的现实性全部疏离掉,哪一年、哪一月都不知道,因为他面对的死者已经成为花神了,所以他要把它写得像神话。接下来写日子更是了不起的写法,不是说四月九号,也不是五月八号,而是“无可奈何之日”,生命到了最荒凉的状态。王羲之的书法里常常出现“奈何奈何”。“怡红院浊玉”,这里用了一个“浊”字,他一直认为所有女孩子的生命都是干净的,他自己却掉在一个肮脏的世界里。“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作者强调的是,如果有真情实意,所有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

“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白帝宫”,按照中国的五行,白是指西方,西方主秋天,现在是芙蓉花开的秋天,所以是白帝宫。如果是“赤帝”,就是南方,主夏天;如果是“青帝”就是木,主东方……蜀汉的白帝城在四川,也是在中国的西边。他认为晴雯已经变成了管秋花的花神,当然要住在白帝宫中,“抚司”是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