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
我想大家读一下这段:“王夫人忙问道:‘今日可曾丢了丑?’宝玉道:‘不但不丢丑,倒拐了东西来了。’接着,就有老婆子们从二门上小厮手里接了东西来。王夫人看时,只见扇子三把,扇坠三个,笔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绦环三个。宝玉说道:‘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杨侍郎送的,这是李员外送的,每人一份。’说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旃檀香的小护身佛来,说:‘这是庆国公单给我的。’王夫人又问在席何人、作何诗词,宝玉一一答应毕,只将宝玉一分令人拿着,同宝玉、环、兰前来见过贾母。贾母看了,喜欢不尽,不免又问些话。无奈宝玉一心记挂着晴雯,答应完了话时,便说骑马颠了,骨头疼。贾母说:‘快回房里换了衣服,疏散疏散就好了,不许睡倒。’宝玉听了,便忙入园来。”
其实宝玉在离开晴雯的时候,并不知道晴雯马上就要死了。作者的手法非常复杂,他让宝玉穿着外衣去见客。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外衣,外衣是用来见客人或者应征,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的;内衣则是最贴近肉体的衣服,是我们最自在的部分。其实《红楼梦》一直在讲被撕裂的两个自我,宝玉一直希望这两个自我能合在一起。他之所以一直被爸爸骂,是因为他总是“内衣外穿”,这个“内衣外穿”的意思是说,他总是把那些不该在大庭广众面前讲的东西直接说出来,长辈们就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成器。但现在他似乎可以演得蛮成功了,至少在晴雯那边哭过之后,还可以穿着正经衣服去见大人,并得到很多礼物跟赞美。可是回来以后他就一件件地脱衣服,露出了里面一条大红血点的裤子。作者的暗喻非常惊人,我们不要忘记,他跟晴雯最后交换的是内衣,外衣要交换很容易,内衣的交换是非常难的。而且在上一回,宝玉本来只是把内衣披在晴雯身上,但她坚持要穿上,因为只有内衣才有人身上真正的体温和气味。
我们特别注意下面的句子:“宝玉满口里说‘好热’,一壁走,一壁便摘冠解带,将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下来。”冠、带,都是贵族官员的符号。“缙绅”两个字都带丝旁,就是因为他们跟衣服有关,所以这里的“摘冠解带”是把所有跟父亲有关的符号全部解掉。“只穿着一件松花绿绫子夹袄,内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注意这种符号:红色的血点。这个时候忽然和晴雯的死亡连在一起了,像是有吐血的感觉。“秋纹见这条裤子是晴雯做的,因叹道:‘这条裤子以后收了罢,真是物在人不在了。’麝月忙道:‘这是晴雯的针线么?’又叹道:‘真是物在人亡了!’秋纹将麝月拉了一把,笑道:‘这裤子配着松花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头皮,雪白的脸来了。’”
秋纹主要是怕宝玉伤心,怕他太过眷恋晴雯的死亡,可是宝玉并没有追问。其实前面宝玉做过一个梦,梦见晴雯走了,他对于人间的事情,常会用自己的意愿来解释。他曾经看到走廊上有一盆海棠无端枯萎了,就跟袭人说:晴雯不会活着了。袭人还很生气地说,她是什么东西,她死了,花还要跟着死?宝玉就跟袭人解释说,不是,其实人世间所有的东西之间都是有感应的。他一直相信某种超经验的东西,所以此时宝玉并没有追问晴雯是不是真的死了,怎么死的。
我觉得这一段很悬疑,感觉宝玉有一点在防范身边的这三个人袭人、秋纹、麝月。因为只有这三个人王夫人没有讲她们任何不好,他开始有点害怕了,所以特地把秋纹和麝月支开了。“宝玉在前只装听不见,又走了两步,便止步道:‘我要走一走,这怎么好?’麝月道:‘大白日里,还怕什么?还怕丢了你不成!’因叫两个小丫头跟着:‘我们送了这些东西去再来。’宝玉道:‘好姐姐,等我一等再去。’麝月道:‘我们去了就来。两个人手里都有东西,倒像摆执事的,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成个什么样子。’宝玉听说,正中心怀,便让他两个去了。”其实是他心里难过,想疏解一下,可是他不想跟袭人、秋纹、麝月在一起,因为他觉得她们不够纯粹,所以他只留下了两个小丫头。
注意我一直提到的象征,穿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