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觉得生命干吗要这么难堪,好像求别人一定要娶她,尤三姐不是这样的个性,生命要就要,不要就拉倒,宁为玉碎讲的是这个部分。所以尤三姐自己出来了。过去的女性很少有这样的动作,因为都是害羞的,都是躲在里面由别人安排的,可是我们看到,尤三姐包括选择她的对象,包括现在选择她的死亡,她都是自主性的。所以我有时候会觉得,《红楼梦》里面其实唯一自主的女性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尤三姐。

所以她“一听贾琏要同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身后,出来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下一横”。

到这里我们看到作者用了一个很特别的写法:“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就是满地都是血,“玉山倾倒再难扶”,身体倒下去像玉山倒下去以后再也扶不起来了。在传统的戏剧跟文学里,常常写到这种场景的时候,作者会跳出来变成第三人称,变成一种感叹,好像在旁边看到一个场景以后,觉得难过得不得了。“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里去了。”写到了死亡,死亡是身体遗留在阳世人间,可是“芳灵蕙性”,就是人最贵重的、性灵的东西,“渺渺冥冥,不知道到那里去了”。所以作者还是相信肉体之外另外有一个精神性的存在,好像这个尤三姐的肉体部分在当下死亡了,可是她的性灵的部分走掉了,所以等一下会接到一段神话的描写。

大概所有的读者如果自己慢慢阅读这一段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掩卷而叹的部分。尤三姐有一个自我完成,而这样的一个生命,可能是我们自己生命里面未曾消失的某一种坚持;生命里面不让步的那种干净利落,会让我们觉得动情。柳湘莲在这刹那之间受到巨大的震撼,尤三姐的自刎,忽然度化了柳湘莲。其实这个人就是他等了好几世的人,可是偏偏又擦肩而过。生命里面你最想要的东西,可也许就是跟你无缘,此生的缘分就断掉了。作者并没有暗示说他们还有来世的缘分,过去的因果纠缠到此了结,以后没有情缘了。我觉得这个写法是很特殊的,因为曹雪芹觉得现世很多的爱恨是一种纠缠,那也许真正的领悟,反而是要把这个东西解脱掉。

“当下吓得众人急救不迭”,刚才是第三人称,出去了,现在又回来,描写现场的混乱:“尤老一面吓哭,一面又骂湘莲。贾琏忙揪住湘莲,命人捆了送官。”柳湘莲是一个会武功的人,贾琏这种窝囊得不得了的富贵公子,柳湘莲真的要动手,他大概也揪不住他。可是柳湘莲并没有走,他也许巴不得被处死,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心灵的死亡让他悲痛。所以我觉得这是作者非常细心的写法。柳湘莲如果这个时候还逃掉,大概也就算了,我也就不觉得这个人有他的灵性,可是他就是发呆,看着尸首,看着满地的血,好像忽然刹那之间领悟了他跟一个生命之间不可知的某些因果。

“尤二姐忙止泪反劝贾琏:‘你太多事,人家并无威逼他死,是他自寻短见。你便送他到官,又有何益,反觉生事出丑。不如放手去罢,岂不省事。’贾琏此时也没了主意,便放了手命湘莲快去。”这个时候反而是贾琏让湘莲走,湘莲不走,这是极动人的写法。“湘莲反不动身,泣道:‘我并不知道是刚烈贤妻,可敬!’”刚才不肯叫丈母娘,不肯称小婿,现在死掉了,他说“刚烈贤妻”,所以男性真的蛮麻烦的,往往领悟到“刚烈贤妻”的时候,都已经不可挽回了。其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些故事,都在讲这一类的东西。

大家体会一下柳湘莲的心情,先是发呆不动,最后趴下去伏在尸首上大哭,觉得这样的一个生命他没有珍惜。“等买了棺木来,眼见入殓,又俯棺大哭一场,方告辞而去。”湘莲一直没有走,整个过程他都在场,这些都是作者非常细心的描写,柳湘莲还是动人的,虽然他犯了部分的错误,可是这个时候他竟然可以有这么深情的表达。

柳湘莲“出门正无所之”,不知道要到哪里去。生命碰到最大的震撼的时候,有一种彷徨,不晓得要怎么办,走出那个门以后不晓得往东走还是往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