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完王叔与两个弟弟,秦弘才有空去看最明理的妹妹。

庆阳看得出大哥的心志之坚,于是朝大哥笑了笑:“我都听大哥的,愿大哥了却心事后,自此再无头疾之忧,福寿绵长。”

秦弘就知道,兄妹几个,妹妹最懂他。

.

身边多了两个皇兄,又出了废太子的事,接下来行军路上庆阳并没有机会与张肃单独相处,不过张肃素来沉稳,即便张肃猜不到父皇的心意,谨言慎行的他也不会惹出什么乱子。

腊月初三,庆阳让南、北两营的七万大军先回军营,她带着不足三千的亲兵押解还吊着半条命的耶律崇、耶律续兄弟以及两人的妻妾子女继续朝京城而去。

作为北伐监军,庆阳如出发之时穿了那套明黄色的战甲,独自骑马位列前方,听着身后二哥想让大哥与王叔紧随在她身后,听着大哥坚持要与三哥跟在王叔、二哥身后。

都是熟悉的声音,让庆阳想到了三位皇兄与王叔或劝或推太子之位的情形。

当时庆阳就觉得叔侄四人很聒噪,包括她最亲的三哥。

她还是亲近三哥的,也敬重大哥,但这不妨碍她嫌他们聒噪,如同此时的让来让去,既聒噪又可笑。

因为她是妹妹,是公主,所以哪怕她已经贤名远播威震草原,他们也都想不到她吗?

摸了摸身下似乎也被他们吵到的坐骑,庆阳抬头眺望京城的方向。

想不到也没关系,她已经走在了他们身前。

【作者有话说】

哼哼,叔侄四个都是傻蛋!

100个小红包,明天见!

第135章 · 135

今年的京城接连出了好几桩值得所有百姓都津津乐道的大事。

最先是开春时庆阳公主的《南巡游记》横空出世,有钱的官员富商都抢着去买国子监与各大书坊印的书,舍不得花银子买书的百姓书生既可以去里正、先生们那里借阅,也可以去茶楼听说书先生们一篇一篇地讲,总之只要好奇皇上公主在南巡期间都做了什么的人,就一定有途径去打听了解。

跟着是夏日里兴武帝要发兵北伐,钦点的监军还是庆阳公主,让一位公主去打仗去监军,多新鲜啊,那段时间百姓们为争论庆阳公主到底行不行就争得吐沫四溅,便是一家人为此闹得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也大有人在。

就在官员与百姓们都心系北伐战事时,秋天到了,草原上频频传来捷报,先是庆阳公主亲率的主力军斩杀了十几万的东胡骑兵还活捉了东胡王兄弟,再是庆阳公主派出去的奇兵横跨两三千里直捣了东胡王庭,这下子,本就相信庆阳公主的百姓欣喜若狂,质疑过庆阳公主的官民们也不得不服,再同为大齐的胜利喜气洋洋。

本以为今年的京城已经够热闹了,冬月初一个户部郎中的贪污案竟牵扯出了当朝太子与永康公主,更没想永康公主才被禁足,太子宣读完罪己书后竟要主动请辞,这位当了十几年储君的新朝第一位太子被废黜后直接改封安王,当天就搬出了皇宫。

百姓们只觉得自己的口水都快不够用了,还在揣测新太子是谁,听说庆阳公主与北伐京军腊月初三就能进京,皇上也将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城相迎,京城的百姓们就恨不得全都要去围观这一盛况。

初三一大早,天还没有大亮,从南城门外到皇城的朱雀门前便由两列御前军戒严出了一条供帝驾与凯旋将士们畅通无阻的大道,想看热闹的百姓们得先经过搜查才能排到御前军之后。虽然繁琐,虽然肯定要起早过来排队,却也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似火。

兴武帝自然知晓大军抵达城门外的大概时辰,但他还是提前半个时辰就带着文武百官来南城门外等着了。

天公作美,今日是个大晴天,虽然吹过来的小风依然冷飕飕的,可天蓝日光足,看着就叫人心里敞亮。

兴武帝早早下了马,双手揣在明黄色的龙袍袖子中,笑着与围在身边的几位重臣闲聊,一个地方站累了就往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