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辞说到这里,突然停下了,只见前面平江桥下蹲着一个老妇人。那老妇正一边垂泪一边烧纸钱,嘴里念念有词。
慧伽顺着他目光方向,看见了那老妇人的脸,说道:“那就是白义的娘!她的疯病看来好了。”
三人走近了,听那老妇人哭诉:“义儿,都是娘没用,是娘生这病拖累了你。你去了,却叫娘活着,娘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义儿啊,你跟娘换一换吧!让娘替你去死吧。”
“白家大娘?”慧伽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白母回过头,盯着慧伽,她眼神不似昨天那样疯癫,眉宇间却充满疑惑。
“你是?”
“白家大娘,我是昨天去你家的那个和尚,你还记得我吗?”
白母摇了摇头,眼睛又飘向崔辞和李暧。
“这位是新到任的江宁府知府崔大人,这位姑娘是他的侍卫。”
“侍卫?侍卫?”白母看着李暧,嘴角抽动,泪水又流下来,“就跟我的义儿一样的。”
(咳咳,清清嗓子)老规矩,捋时间,正月初三上朝,不演戏,隔日上朝,抱病再推五日。杂七杂八事说两句,一道圣旨带来了噩耗:孙问川死了,让崔辞出门。此时正月初十差不多。后来老头正月十六告状,孙问川正月十七失踪。这个日期卡人物对话的时间节点的话,对不上。然后这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正月十八消息就到了,崔辞正月十九出门,走了一个月到了一窟鬼,花几天时间调查。这时候应该差不多二月二十。这时候找到桥下小孩,他说人是半个月前寅时看见的,半个月前是二月初五左右,这时候还是冬天,初五的寅时那天黑得呀!还能看见河面上的人影,回头还能见人穿什么衣服带着刀,这不对劲哦????
要老命了!你算,有本事后面每个案子你都给我算出来!你不要走!
连失两个大沙发
宋朝咋能就有一个小时的概念呢
已改正,感谢提醒??
一小时等于半个时辰
第一案:贪(18)二上蒋山
“白家大娘,崔大人想问你几句话。你知道什么,就告诉崔大人,我们也好。。。”慧伽想说也好早日抓到杀害白义的凶手,忽又想到白母尚不知道白义是被人杀死的,现在还是不要与她说这些为好,以免又刺激到她,于是改口道:“弄清楚究竟孙大人究竟如何失踪的,好还白义的清白,他泉下有知,也能瞑目。”
“但我真不知道孙大人如何走丢的。”白母为难的将头扭向崔辞,“我儿死前,每日都在找孙大人。”
“且先不问孙大人如何失踪的,我想知道,白义跳河自尽的那天,发生过什么,你还记得吗?”
“我当然记得,那天的事情我回忆了千百遍,不会忘!”白母回忆道,“我儿一早吃过饭,就出门了。自从孙大人失踪之后,我儿就每日去蒋山上寻人,一直到半夜才回来。可那天,我等到寅时,他还没回来。我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突然听见有人敲我家门,说是我儿跳秦淮河自尽了。尸体刚被打捞上来。。。”
“白家大娘,本官并非问你那天发生了什么,而是问白义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比如,他出家门前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没有啊,他就还跟往常一样的,吃完了早饭,什么也没说就出门啦!”
崔辞与慧伽对望了一眼,都感失望。崔辞又问道:“那当天有没有什么人来找过他?或者他收到过什么信件之类?”若是白义当夜在秦淮河等人,那么之前一定会收到邀约。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那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不跟我说。”白母捂着脸痛哭起来,“我真是太没用了!太没有用了!孙大人对我们娘俩这么好,却失踪了。苍天,你为什么不长眼,要让好人不得好报。”她的情绪突然失控,浑身颤抖,嘴里不停絮絮叨叨,“你们不知道,孙大人对我们有多好,他请衙门的人下馆子,总还惦记着我,让义儿打包了带回来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