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什么没有?”

“暂时还没有。”崔辞快速回他,“但江心庙倒也并非毫无可疑之处,本官已经叫我那位姓李的侍卫渡江去接应巡检司来此。方丈若有什么线索,提前告知,否则等到本官查出什么,发现你有所隐瞒,到时是要治你隐瞒不报之罪的。”

慈航道:“大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遑论我是出家人,当慈悲为怀。城中有那么多无辜稚子失踪被害,老僧要是有线索,怎会不说与大人?”

“行了,你的意思我知道了。”崔辞不想再与他废话打哈哈,“昨夜我们在寺中搜得仔细,旁处都查过了,只这大雄宝殿还未细找,”他扭头看向慈航,“方丈,此刻我就要细搜你这正殿,应该没有问题吧。””

“大人要搜就搜,请自便就是,我一个孱弱老和尚,敢违逆大人的意思么?”慈航道:“只不过,崔大人若是再搜不出来,还请你们早点离开,请勿打扰小庙与庙中的贵客。”

“你倒是乖觉,那么就得罪了。”

崔辞走到佛像身下,先上下打量了一番,见那跌坐如来丈六金身,通体浑然,莲台纹饰严丝合缝,莫说藏人,便是一只蝇虫也无落脚处。他用手叩击佛腹,声音闷沉,显然是实心的。

他便又蹲下身,用指尖一寸寸轻叩佛像底座,底座下也无空响传来。再俯身贴近莲座,顺着莲瓣纹路细细摸索,想去寻找暗门开关。

且不提崔辞那头如何细细检查,这头慈航全无波澜,任由崔辞查找,他自个儿又回蒲团上坐着,闭目打坐。

慧伽观察他有持无恐,想着昨日崔辞推断方丈有假,唯恐冤枉了好人,决定试他一试,便也在他面前的蒲团上坐下。

彼时,只见案前香烟袅袅浮动,升至半空便渐渐散开。而那头崔辞敲墙摸砖的悉索声不断传过来,半晌,也未听他说话,慧伽便知他尚未发现任何密道暗门。

第五案:疑(11)三个不速之客

于是,默了片刻,慧伽清了清嗓子,对慈航道:“方丈,小僧近日近日参悟佛法,总觉碍膺难消。小僧祈望方丈能够指点一二,若能有所得,也不枉小僧来此一趟。”

慈航垂下眼眸,道:“惭愧!我虚长岁月,却也未见得佛座玄机!怕是不敢指教高僧。”

慧伽道:“方丈不必过谦!《六祖坛经》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闲来无事”四字,正好参究。”

慈航转动着手里的佛珠,道:“天色寒冷,老僧还是处去给二位烧柴煮些茶水来吧。”说罢,便要起身离开。

“外头雪大,不劳方丈,”慧伽一把扶住慈航,看似是去搀扶,实则用内力逼他坐下,“我与崔大人此刻也并不想饮茶。”

慈航重又坐回蒲团,脸上却未变神色,叹道:“高僧心中究竟有何疑惑?”

慧伽道:“方丈,《阿含经》中记载佛陀所言“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是名涅槃。”其中诸行无常,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却常常执以为实,认假作真,不知方丈作何解释?”

“呵呵,这个么。。。”慈航眼神闪烁,笑容僵在脸上,支支吾吾,“老僧。。。”

慧伽却不依不饶,道:“依方丈所见,如何才能破除妄想,通达真理呢?”

“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老僧其实也不太明白。”慈航尬笑了两声,“高僧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正是弄不明白,所以才要辨个真假。”

“那老僧倒要劝你一句,别人的真假,自有因果,你的清净,才是福田。这世间如戏,少管闲事,便是你的修行。”

慧伽本是要试他,反被他一堵,心中愤懑,正要再开口,突然间,只听庙门猛地一震,轰然洞开。

三道身影挟着雪浪跌进殿内,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随着风雪扑面而来。

“救命!求长老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