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甫!”
“不错!”萧翌冷笑一声,眸中寒光乍现,“还有吐蕃也不是真的想与宋若甫合作!所以宋若甫才会倒得那么快,那么彻底,吐蕃真正合作的是阿史力。”
崔致远倒吸一口冷气,只觉得背脊发凉。
“宋若甫不过是枚弃子,甚至可能是阿史力故意抛给吐蕃的诱饵,让吐蕃误以为能通过他牵制大齐。”萧翌的眼神穿透风雪,仿佛看到了更深的阴谋,“真正的合作者,是阿史力本人!吐蕃赞普要的是牵制我大齐西线主力,而阿史力要的,是趁此机会,联合吐蕃北面夹击,让我大齐腹背受敌!益州吐蕃的蠢蠢欲动,漠北突厥的突然发难,时机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次出征漠北,看似是针对突厥,实则是要应对吐蕃与突厥联手的灭国之危!”
崔致远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如果真如萧翌所料,那他们这三万深入漠北的孤军,面对的将是突厥数十万铁骑的正面冲击,而背后,吐蕃的大军随时可能突破益州防线,直扑中原!
沉重的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两人心头,风雪似乎也更急了些。
就在这时,前方探路的斥候飞马回报:“报殿下!前方五里,发现一队人马拦路,约百人,为首者……似乎是位女子!”
“女子?”萧翌与崔致远对视一眼,均感诧异。在这苦寒的北地行军道上,怎会有女子带兵拦路?
大军继续前行,果然在五里外的一处避风山坳,看到了一队人马。约莫百人,皆是精悍骑手,风尘仆仆,甲胄上凝结着厚厚的冰霜。为首一人,身披玄色斗篷,兜帽遮住了大半面容,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她端坐马上,与周围肃杀的军士融为一体,毫无女子的柔弱之感。
当萧翌和崔致远策马走近,那为首的女子抬手掀开了兜帽。
寒风卷起她几缕散落的发丝,露出一张英气逼人却难掩疲惫的美丽脸庞正是沈冰洁!
“广陵王殿下,崔将军。”沈冰洁的声音清冷,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沙哑,目光却锐利如昔,“久违了。”
萧翌勒住马,深邃的目光审视着她:“沈冰洁,你为何在此?”大仇得报之后,他允诺沈冰洁,可过回寻常女子应过的生活,不需要再饱受行军之苦。
沈冰洁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听闻殿下挂帅出征漠北,末将特来相投。”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亦请命,随军出征漠北!”
风雪呼啸,卷过沈冰洁冰冷而坚定的面容,也卷过萧翌腕间那枚紧贴肌肤的、带着张亦琦体温的铜钱。前路,愈加扑朔迷离,寒意刺骨。
腊月的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皇城的琉璃瓦,铜铃在暮色中发出清越而寂寥的声响。本该是烟火璀璨的岁末时分,朱雀大街却少见车马喧嚣,就连宫墙内的宫灯都只点了零星几盏,在暮色里映出昏黄的光晕,宛如这座王朝疲惫低垂的眼睫。文景帝批阅奏章的案头,边关急报堆成小山,太皇太后鬓边的赤金步摇在烛光下不再流转华彩,满朝文武议事时皆是神色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结着不安。
除夕夜的椒房殿里,张亦琦垂眸望着鎏金膳碗里逐渐冷却的珍馐。翡翠豆腐雕成的玉兰花在汤汁中沉浮,宛如她此刻飘忽不定的思绪。太皇太后握着她的手轻轻叹息,布满皱纹的掌心带着岁月的温度:"委屈你这新妇了。"她勉强扯出一抹微笑,珍珠耳坠随着动作轻晃,撞在脸颊上泛起微凉。
踏出宫门时,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张亦琦裹紧狐裘坐进马车,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声响,仿佛碾碎了她心底最后一丝期待。广陵王府的朱漆大门在夜色中如巨兽张开的口,门廊下的宫灯在风中摇晃,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又碎成满地凌乱的光斑。
"王妃,可要守夜?"连翘捧着暖炉小跑过来,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张亦琦仰头望着王府飞檐上凝结的冰棱,恍惚看见萧翌出征那日,同样是这样的冰雪覆满青瓦。她摩挲着腰间的同心玉佩,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守。去殿下的书房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