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算他们不打发人去看,也会有京中的好事少年会喊着一个个进士及第者的名字、籍贯,奔走于街巷间,让每一个关注这件事的人都能听到。

这样往来奔走的人多了,每个上榜的名字便会被一次又一次地喊出,得到所有人的赞叹与歆羡。

不过所有人最关注的,自然还是头名。

没办法,这就是人的天性,既然是比试,那必定是第一最受瞩目,剩下的都只是陪衬。

“范阳贾岛”这四个字,转瞬间传遍整个长安。

人们欢呼雀跃,打听他的来历和故事,得知他出身贫寒,之前就在洛阳丽正书院修书,后来又在翰林院读书,便都觉得理所当然。

陛下看好的才子嘛!

有人已经喊起了状元郎,不过旋即就被人纠正,今年陛下亲自主持殿试,名次说不定会有变动,状元未必就是他,所以现在还只能叫省元。

不过大部分人都不在意,殿试名次可能会有变动,却绝不会被黜落,所以贾岛进士及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再说了,既是陛下看中的才子,又是省元,没道理考不中状元。

还有人被这么一提醒,忽然意识到,京兆府试时贾岛已是解元,如今中了省元,再来一个状元,就能凑一个“三元”了。

大唐人对三这个数字似乎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凑“三绝”,什么长安三绝、安西三绝、郑虔三绝……所以“贾岛三元”的传播度可要比单纯的头名要大得多。

等众人回过神来,才发现名单上已经有不少人了,榜上有名者自是欣喜若狂,那些尚未被叫到名字的士子却是越来越紧张。

名单总归是有尽头的,前面没有自己,后面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很快所有名字都公布完毕,对长安人来说,这意味着一场狂欢落幕,但对没有取中的士子而言,却意味着这又是伤心失意的一年。

有人黯然离场,有人心中自勉,有人饮酒买醉,自然也有人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试图从别人身上找问题。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理由。

今年录取的人数实在太少了,五千多人参加考试,居然只录取了五十几个,百中取一的难度可想而知。而这五十几个中第者,竟有六个是女子,超过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失意者聚在一起,免不了怨天尤人,这理由一出,立刻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针黹女红才是女子主业,她们才读了几本书,怎么就能考得这样好?

小圈子里的论调统一了,便以为真是如此,且所有人都该赞同这个说法,再加上多喝几杯酒,看到得意者的风光,就有落榜者忍不住酸道,“得意什么?这榜单有问题!”

此言一出,得意者固然不乐意听,旁观者也觉得奇怪,便有人问道,“哪里有问题?”

“五千多人参加考试,却只百中取一,还不是大有问题?”

然而旁人并不觉得。

“这个录取人数跟总人数比虽显得少,可是较之往年已经翻倍了。”

“总不能参加的人多了,就要按比例增加录取人数吧!”

“取中了便要选官,朝廷哪有这许多空缺的官职?”

见无人支持,落榜者还是不甘心,立刻将矛头指向第二点,“那……那中第者可是有六个女子!女考生不过三百余人,五十取一,这个比例要大得多了!”

这下在场的女性不乐意了。

“你是想说女子读书不如男子,还是想说这场考试有舞弊之嫌?”

落榜者两种意思都有,但是真被当面问起,他也不敢承认,只能讷讷无言。

但众人并未放过他。

“你疯了吧?这考试可是有天兵监督,试卷全都糊名誊抄,甚至为了杜绝泄题和请托,陛下还特意提前让考官入场,放榜了才能出来。”

“就是,你倒是说说看,哪里有问题?”

“哼,我看是只要没有取中他,考试就肯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