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做到他这个位置,除非大奸大恶,不然对于朝堂、对于天下,多少都有几分自己的想法。

但以前,李吉甫心里的那个理想的图景是有些模糊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君臣来说,更多的其实还是遇到了事就处理事,至于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改造这个世界,那太奢侈了。所以他们的理想,不是大而空的君臣贤明、国泰民安,就是更具体的削除藩镇、收复河西,既不完善,也不清晰。

天兵要打造的那个理想世界却是清晰的、完整的。

李吉甫当然也想尽一份力。

但这只是他单方面的想法,雁来对他们这些老臣满不满意,就不可说了。

现在雁来对李德裕的加恩,才算是让李吉甫第一次感觉到了她的态度雁来一直称呼他为李先生,并不仅仅是因为政事堂里有两个姓李的宰相,而是一种含蓄的认可。

李吉甫是个务实的人,并没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但此刻,他也生平第一次生出“得遇明主”之感。……

考官入场之后,才收到圣旨,让他们出题。

第三日考生入场,正式开考。

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还好,那些不是第一次的,坐在窗明几净的考场内,全都感慨万千,只觉得自己以前过的那是什么日子啊?

本来还以为进士科的士子已经备受尊重了,现在才发现差得远了。

陛下这才叫求才若渴!

考官不能出考场,考生却是考完就能走了。不少人出考场时,还有些恋恋不舍,特意放慢了脚步,东摸摸、西看看,觉得这样好的屋子,就是考试期间一直住在里面也没问题。

但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很快就有内卫过来驱赶考生了。

考虑到还剩下两天要考,众人虽然都很兴奋,但还是按捺住了,回去继续温书。

转眼,三日考试结束,考官和被抽中了参与阅卷任务的玩家便忙碌了起来。五千多考生,三场考试,就是一万五千份试卷!就算将没有答完的,卷面污染了的,写了错别字的,格式错误的挑出来,剩下的数量也着实不少。

尽管阅卷时间有十多天,但几位考官还是看得双眼无神,整个人都麻木了。

在这种情况下,再怎么惊为天人的作品,也很难激动起他们的心灵。所以整个阅卷的过程都是机械的,也难怪科举考试程式化之后,就出现了八股文这种东西。有时候,不出错比出彩更重要。

许多人一听“八股文”三个字,立刻就觉得腐朽、呆板,仿佛它就是明清亡国的根本原因。

但现代不也有各种满分作文、标准作文吗?

阅卷结束,好生休整了一夜之后,考官们再次聚在一起,准备排定名次。

这回大家就有激情多了,因为手里拿着的已经是优中选优的优秀答卷,每一份都各有千秋,就连考官们的评语,也是字字珠玑,大家互相传看、互相点评,气氛轻松又愉快。

不过这种气氛并没能持续太久,很快就为了名次先后争吵起来。

宋若宪作为考官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只能居中调停。

调着调着,或许是因为她的点评精确得当,也或许是因为她秘阁学士、天子近臣的身份,不知不觉间,她反而成为了那个评判者,有争执不下的试卷,就先找她看。

就连身为主考官的礼部侍郎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问题。

等名次全部都排好,准备找出原卷,拆开糊名,填写榜单的时候,他才猛地回过神来。

不对啊,我才是主考官!

但是对上宋若宪微笑的脸庞,礼部侍郎牙疼似的抽了一口气,最终也没说什么。

大唐的科举不是划线录取,答卷不够好的话,宁可不录。

所以这一科参加考试的人数虽然极多,但最后,考官们还是十分克制地只取了五十几人,相当于千里挑一。

名单填好之后,考官们才发现,其中竟有十分之一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