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包在兄弟我身上。其实你不说,我也晓得你不是为了我家太爷来的,不然刚才为何不随你家太爷一起来。”陈琳琅满口答应,又问:“那你是为甚么而来?”
刘士衡叹气道:“你甚么也不用知道,只记住,如果有人问起我为甚么来你这里,你就说我是为了你家的美伎来的。”
陈琳琅哈哈大笑:“平时我们叫你挑一个作陪,你总是不肯,难得你今日开窍有兴致,专门为了我家的美伎而来,那何不去叫她们出来陪陪你,玩个痛快再走?”他见刘士衡浓眉深锁,还以为他是在担心刘显仁,于是拍着胸脯道:“我知道你家太爷最不喜欢你们儿孙辈同伎女混在一处,不过你放心,我家下人口风紧得很,不会让他知道的。”
刘士衡一想起苏静姗心里多半没有他,内心就泛上一阵酸楚,哪里还有心情去挑甚么伎女,因此只是拍拍陈琳琅的肩膀,道:“咱们去厅里罢。”
陈琳琅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刘士衡脸色很不好,于是小声问道:“怎么,家中河东狮吼?”
刘士衡叹气:“兄弟我这辈子就是惧内的命了,你又不是不晓得。”
惧内说出去,是很丢人的,陈琳琅连忙朝四处看看,道:“士衡,京城风气同苏州不同,怕娘子的男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哩,就连惯爱河东狮吼的女人,走出去了也会让人笑话。”
刘士衡满不在乎地道:“你认得我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我是个怕别人瞧不起的人?至于我娘子,她不笑话别人就算好的了,还怕别人笑话她……”
这两口子,真是……真是……陈琳琅听得瞠目结舌,竟落后了两步,慢慢想了一阵子,才蹦出一句完整的话:“这两口子,真是绝配”
这时刘士衡已是走到前面去了,他连忙紧追几步赶上,同他一起到厅里去。
陈琳琅的祖父,而今已然辞官,归隐家乡,只有兴致好时才想起到京城走一走。但他当年曾官至中书省正二品左丞,比刘显仁坐上户部尚书位置的时间还早些。就当他官运亨通,前途无量之时,他却突然选择了归隐。虽说归隐是当今许多文人志士的潮流所向,但他的这一举动,仍是让许多人费解,刘显仁便是这其中的一个。
此时,两位昔日的同窗兼同僚,就正坐在桌边,谈论着这件事。刘显仁单手举杯,无不惋惜地道:“谨之,你如果没有选择辞官,而今只怕已经官至一品了。”
陈琳琅的祖父陈谨之却道:“显仁,你不明白我为何要辞官,我还弄不懂你为何还不走呢。难道而今的政局,你还没参透么?”
刘显仁苦笑道:“谨之,我现在是个甚么样的处境,你难道还不知道?我支持圣上重农抑商,但却又纵容家眷经商这许多年,虽说平日里总以清贫示人以前,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念我为官多年并未做过甚么讨人嫌的事,所以没去告发我罢了。”他说完,顿了顿,又道:“我本来早就想定下一道家规,不许家中任何人继续经商,可太子的政见与圣上相左,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所以我担心,万一我关掉家里所有的铺子,反倒弄巧成拙――毕竟圣上年纪已经大了,而太子羽翼已丰……”
他这是前怕狼后怕虎,摇摆不定,只怕迟早是要遭殃的。陈谨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正欲好好劝一劝这位老友,就听见贴身小厮来报,称刘家七少爷刘士衡来了。
刘显仁听得刘士衡的名字,脸色不由地一沉,他还记得,在他来陈家之前,曾派小厮去香椿胡同叫过他,让他赶紧回安福胡同,陪他去拜访一位老友;但小厮回来后却告诉他:刘士衡去陈琳琅家看新到的美伎去了,不在家。他早定下家规,不许儿子孙子逛青楼,这刘士衡倒好,竟跑到别人家调戏家伎去了而且去的地方,还正是他马上要去的陈家
其实,刘显仁虽说不喜欢儿孙辈同伎女混在一处,但只要他们行事隐蔽,他也不会特特地去计较,毕竟男人都爱美人儿,他能理解。但是陈家与他们刘家是世交,无论是陈琳琅,还是陈琳琅的祖父陈谨之,都晓得他定下的这条家规,在他们都知道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