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星洛望着他宽阔的背影,忽然想起燕汐宁失踪后那几日,他也是这样用阴郁审视的目光看她。
她无意识地抚上脖颈未消的指印,那里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却冷得让她浑身发颤。
原来,他那么早就知道了。
◇ 第十八章
次日,燕汐宁收到卓玉城差人送来的赔罪礼,其中最惹眼的是一只紫檀木匣。
揭开匣盖的刹那,一枚红宝石朱钗在日光下折射出细碎星芒,恍惚间竟与当年卓玉城上门插定、赠予她的那枚宝石钗一般无二。
“替我簪上?”燕汐宁转身时,长发如瀑滑落肩头。
贺玉衡指尖擦过她耳后,轻轻撩起青丝,将朱钗绾入鬓发。冰凉的钗身触到肌肤,她不由自主打了个寒噤。
“好看么?”她抬眸问道。
贺玉衡的目光掠过她发间的珠钗,又落在她如花面容上,半晌才缓缓道:“好看。”
燕汐宁取出随礼盒同来的信笺,轻声念道:“许姑娘,前日之事,某深为歉疚。明日午间,香山寺略备薄宴,盼能当面谢罪。卓玉城顿首。”
她唇边泛起一丝轻笑五年过去,卓玉城邀人赴宴,竟还是这般老套的伎俩。
“你说,我该去么?”她转头问贺玉衡。
“自然要去。”贺玉衡凝视着她的眼睛,“不近身,怎得你想要的东西?”
燕汐宁颔首应下。
次日午间,燕汐宁依约赴宴。
香山寺乃长安城外香火鼎盛之地,常有豪门贵妇、名门闺秀前来礼佛踏青。
马车直接将她送入寺中留客斋,卓玉城已在临窗处等候。
他身着银灰色锦袍,衬得肩线愈发挺括,见她进来便起身相迎:“许姑娘。”
燕汐宁浅浅一笑,他顺势为她拉开座椅,又细心调整好位置,礼数周全。
席间所备皆是精致素斋:翡翠白玉汤澄澈见底,嫩笋与豆腐切成细丁,浮在汤面如碎玉;素烧面筋裹着琥珀色的酱汁,旁边缀着几粒鲜红枸杞;还有一盘蜜渍金橘,果皮透亮,果肉饱满,散发着清甜香气。
卓玉城不时为她布菜,语气温和,仿佛前夜的争执从未发生。
燕汐宁浅尝几口便搁下筷子。
“前夜之事,让许姑娘见笑了。”卓玉城放下玉箸,语气带着几分赧然:“前几日登门致歉,令表兄言辞颇为严厉,想来是动了真怒。”
“我表哥素来极有担当,对我们这些弟妹向来护得紧。”燕汐宁瞥他一眼,故作委屈道,“那日不过是偶遇,你的……那位柳姑娘便冲上来动手,我哥哥知晓了,自然动气。”
卓玉城摇头纠正:“许姑娘,柳星洛并非我的正妻。”
“哦?”燕汐宁歪头,作不解状。
“我与她不过是共育一子,并未行过聘娶之礼。”他说得直白,“如今我正妻之位,仍空悬着。”
燕汐宁心中暗觉可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当日二人相谈甚欢,临别时卓玉城将她送至贺府门前,风度翩翩作别,又问:“本月休沐日,听闻城东桃花盛放,不知许姑娘那日可有空暇?”
燕汐宁颔首:“自然有空。”
转身时,她脚步轻快地回了屋。
贺府客厅内,贺玉衡正坐在落地窗前的躺椅上,手中翻看着一卷画册。
燕汐宁褪去钗环,换了双软底绣鞋,缓步走到他身边。
画中是位面容温婉的女子,身着天蓝色宽袖长裙,怀中左右各抱一个稚童,身后立着的竟是卓玉城已故的父亲。
燕汐宁瞬间怔住,轻声问:“这是谁?”
贺玉衡抬手轻抚画卷,语气低沉:“是我姑姑。”
他指着画中两个男孩,“这个是我,这个是表弟卓明霆。”
燕汐宁缓缓蹲下身,凝视着画像,轻声追问:“他们……便是你要报复卓玉城的缘由?”
贺玉衡笑了笑,眼底却无半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