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夫人闭上双眸,强压住心中那些不好的念头,只依偎在钟离羡怀中,静静感受着这片刻温存。
她却不知,高台之上,锣鼓之乐间,那身领舞的黑衣踩着鼓点,甩袖回身一瞥,恰好撞见了他们夫妻二人情意缱绻,依偎在月下的这一幕。
月光映照在那张造型奇特的山鬼面具上,显得那面具愈发诡异骇然,男人一双冰冷的眼眸透过面具,幽幽地望着夜风中那对浑然不知的“神仙眷侣”,他竟是忽然笑了
那一笑,说不出的邪气四溢,诡魅万分,犹如地府使者来访,携一阵黄泉路上最可怖的阴风,要将一切绮丽美好毁于须臾之间。
他脸孔遮掩于面具之下,双唇无声而动,只阴森森地于唇齿间溢出了一句话:
“钟离岛主,你欠下的债该还了……”
【第171章 师姐,别来无恙】
宛夫人是被一阵箫声惊醒的。
彼时盛宴结束,歌舞停歇,青林苑中已是夜阑人静,只有冬日里呼啸的风声拍打着窗棂。
宛夫人起初疑心自己是在梦中,可当她睁开眼眸,在黑暗中细细辨认时,她脸色陡然一变
她听出来了,她分明听出来了,那不是寻常的箫声,而是蝶族特有的一种凤吟箫,以凤吟青竹加古法特制而成,那箫声清清浅浅,婉转萦绕,犹如青黎大山中漫天飞舞的千黎鸟鸣叫之音,故与寻常的箫声截然不同,若非蝶族中人,恐怕根本听不出这奇特的音律,只以为是天地间的鸟啼之声。
但宛夫人却一听就了然于心,哪怕她已离开青黎大山那么多年,她也对这凤吟箫声再熟悉不过!
当下她看了一眼身旁熟睡的钟离羡,咬了咬唇,却不再迟疑,轻手轻脚地越过了他,裹上了一件厚实的雪貂披风,便悄无声息地出了门。
她在黑暗中循着那凤吟箫声一路找去,眼前隐隐又浮现出了那张诡异的山鬼面具,还有那双邪气四溢的眼眸,冬日凛冽的夜风迎面拂来,她一颗心也越跳越快,仿佛有什么答案就要呼之欲出了。
终于,她循着那缥缥缈缈的箫声来到了青林苑的东边,那里有一处湖心小筑,还是钟离羡在许多年前特意为她所建造的,她这些年却因为曾经那份解不开的心结,鲜少踏足这处湖心小筑。
可今夜她却被箫声引来,一步步踏上石阶,缓步靠近月下那座静寂的亭台。
越是靠近,那神秘的箫声也越发清晰,她终于听明白了这凤吟箫声所奏的曲子,竟是族中自先祖手中就流传下来的古老一曲
《刹那芳华曲》,红颜弹指老,朝如青丝暮成雪,天地悠悠,叹不尽沧海桑田,浮世变迁,再回首,前尘往事尽休矣,仙人玉露,宫阙楼台,繁华散尽,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蝶族人本就能歌善舞,先祖流传下来的这份乐谱更是哀婉伤情,道尽了世事沧桑变幻,听着只令人满心惆怅,潸然泪下。
宛夫人只身在月光下,听着湖心小筑中传来的那段婉转怅然的曲调,眸中早有泪光泛起,她颤抖着一只手,缓缓掀开了亭中飞扬的白纱,只见到了一道黑衣俊挺的背影。
男子转过头来,赫然露出一张诡异的山鬼面具,宛夫人呼吸一颤。
果然,正如她所料,这吹奏出凤吟箫音的人,正是今夜高台之上在锣鼓乐下表演着傩舞,那个令她挪不开目光,总觉有种莫名熟悉感的领舞者。
然这湖心小筑中还不止他一人,他身后还站着数个同样穿着黑衣的神秘人,个个也皆是戴着面具,齐刷刷地望向月下寻来的宛夫人。
宛夫人裹紧了身上的雪貂披风,极力按捺住内心激动翻腾的情绪,注视着亭中的一众人,尤其是当先的那位“山鬼”男子。
尽管心中已有了一个答案,可她却仍是忍不住低声问道:“你们是何方来客?扮成傩舞戏班的人,混入我青林苑,有何目的?”
那张山鬼面具后的眼睛似乎笑了起来,对着宛夫人微微一歪头,没有回答,仿佛答案不言而喻。
于是宛夫人的心跳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