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都当没听到,扯起其他话题来。女人聚在一起,说得无非是首饰衣料、男人孩子。她们这个年纪,再学小姑娘说衣着打扮,不免有老不羞之嫌,最后你来我往的,都说起了自家孙子。
云氏插不上话,又有一个人专门给她添堵,不时刺上她几句,简直坐立难安,她积了一肚子火气。回到家也不管心里如何不喜欢苏凝了。一心指着,她能给自己生个孙子出来,让自己脱了这困境才好。
苏凝当然不可能给她什么消息,先不说才进门几个月,哪能那么快有好消息?退一步讲,如果真有了身孕,她也不可能瞒着婆婆,肯定第一时间就告知了。
到了晚上,云氏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以前没儿子,儿子是她的心病,现在没孙子,又添愁绪。
宋老爹没发现老妻夜不能眠,他沾了枕头没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就着微弱的月光,云氏看了看丈夫满头灰白夹杂的头发。他以前还算微胖的圆脸,经过一场大病,清减不少,不知不觉间脸上的纹路深了,俨然成了一个瘦干瘦干的小老头了。云氏深深的叹气,儿子还没长大,他们已经老了,但愿她能等到抱孙子的那一天。
唉……子愈啊子愈,早点考了功名,让娘入土之前,也能摆摆威风,在那些笑话娘的人前,扬眉吐气。
第五十三章 初七
正月初七,“人胜节”。
苏碧头戴自己用彩线、碎布做的人胜,再贴上传统的梅花形花钿,换上一身桃红装束。在百花凋零的季节,一出现就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自从剪了窗花,苏碧闲来无事,又开始画她记忆中的各种俏皮小动物,兴起的时候,还会用彩布做了出来,摆在房中。
她最得意的作品,大概就是一双仿人型布偶了,完全比照着她和石远的样子做的,别说,神韵形态还挺像的。
石远瞅着据说是按照他做的小人,对着那包子脸大眼睛,却欣赏不能。但在苏碧欣喜期待的表情之下,他面上还是点了点头,表示接受。
所谓人胜,即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的首饰,多是剪彩金箔制成。苏碧本就娇俏活泼,头戴的样式也十分新巧别致,她一路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她倒觉得没什么,古往今来,见着漂亮新奇的东西,人们都会多注意一点。但是石远就不爽了,那些女子注目也就算了,竟然还有不少男人目光也在苏碧身上流连。
路过一个卖首饰的小摊时,苏碧停了下来。她所做的人胜虽然对现在来说甚为新巧,但也不得不承认,传统工艺的剪彩金箔制成的亦十分精致华美。
一位少女站在苏碧旁边,她翻动着摊上的东西撇了撇嘴说:“年年都是这些样式。”她指着苏碧对小贩问,“你可有她头上的那种卖?”
小贩的目光在苏碧头上打了个转儿,然后摇了摇头笑道:“小的做的都是小本买卖,进的货不甚齐全。姑娘或许可以去金玉轩之类的首饰铺子看看,他们那新鲜样式多。”
那少女觉得扫兴,也没兴头再挑选,拉着身边的小姐妹就走了,她要是买得起金玉轩的东西,也不至于来这小摊了。
苏碧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少女就挤进人群不见了,苏碧对小贩道:“我头上戴的是我自己做的,料想别处是没有的,你可又要让她白跑一趟了。”
“姑娘放心,她即使找不到你头上的样式,大点的首饰铺子别的样式尽有,她不会白跑的。”小贩呵呵笑,像他这样街口讨生活的生意人,早练就了一双利眼,什么人买得起什么东西,一眼就看的出来。
苏碧转了转眼珠,以前被压制的赚钱念头不期然又冒了出来,她把头上的人胜取了下来,递给小贩道:“小哥你看,如果我把这样的样式卖给你,你要吗?”
小贩刚才已经大概看清了,他直言:“姑娘做得新巧,但这东西别人看上一眼就能仿造出来,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新巧的东西,不是没有人做出来,但很少有流传开来的。还是传统的更好卖,也不占风险,他这样的小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