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个糊口,自然不愿担任何风险。
“我又不是只有这一个样式,我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新的出来。”苏碧知道古代没有什么专利之类的东西,像她手中这种没有半分技术含量的东西,或许能让人新鲜几天,过后却极可能无人问津,但她能不断出新的话,又不一样了。
小贩听她这么一说,也有意动,他笑道:“姑娘多做出点样式,拿来我看看。我们或可商议。”
苏碧一听小贩答应,还没影儿的事,她却开始计划起来,她问:“那你说,如果合适的话,我这东西一个能卖几钱呢?”
“约莫十文钱左右一个。”小贩歪头一算,干脆道。
“这也太便宜了吧。”苏碧不信。
“这不是金、不是银的,一小块布料扎成,定价贵了……”肯定没有来买。
“呃,如果我用上好的料子来做呢,然后一般的料子卖给普通人,锦缎之类做的可以卖给大户人家。”苏碧又道。
“先不说已有各类绢花在前,大户人家也更愿意戴珍宝质地的头花以显身份。”小贩摊手。说实话,要不是苏碧人长得好,男人总会有几分宽待,小贩肯定不会这么耐着性子。
苏碧有些泄气,不过她想到薄利多销,慢慢积累总是会有成绩的,她不死心还欲再言。那边黑着脸的石远把她拉住,说:“该回家去了。”他转头又对小贩道,“内子顽皮,刚才说的玩笑话,小哥不要当真。”
过了正月初七,不少陪老人过年的人陆续归家。石远这时带着苏碧到庄景生家拜年,他们到时,庄家已经有人提前先到了,都是几个军中同僚,见此情形就知道,庄景生人缘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