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帝刚刚即位,朝臣们都在谨慎行事,为了前程着想,董嘉礼的确还要在政务上好好表现。董嘉礼不是那种死板不知变通的人,见母亲--永平侯夫人安排的很是合理,忙应承下来,“那儿子就回家后陪祖母,不会耽误的正常的公务的,请母亲放心。”
从第二天开始,董嘉礼每天到点就离开衙门,推掉一切应酬,赶回来陪太夫人一个多时辰。
很快十几天就过去了,期间太夫人断断续续的清醒,虽然家里人都瞒着太夫人,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太夫人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趁着醒着的空挡,总是把永平侯夫人叫来,把她的那些私房一样一样的交代清楚,让永平侯夫人在她去世后,按着她的交代分发给各人。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团圆佳节,不过因为太夫人身体的缘故,整个永平侯府都没有心绪过节。
随着昏睡的天数越来越多,太夫人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围绕在她身旁的儿孙也都清楚,太夫人时日无多,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前两天,永平侯董惠泽进宫把自家母亲的状况禀报了康元帝。
康元帝和永平侯是近亲,太夫人也算是康元帝的长辈,知道太夫人的身体状况后。康元帝亲自来永平侯府探望太夫人。在离开之前。康元帝让堂叔--永平侯董惠泽和和堂弟董嘉礼都暂时放下公务,待在家里陪着太夫人走完最后的日子。
八月二十四这天中午,太夫人在昏迷了整整一天两夜之后,再次清醒了过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太夫人的精神格外充沛。
这几天一直待在太夫人房里,寸步不离的守着的永平侯董惠泽和妹妹董文娟兄妹二人均是心底一凉。知道太夫人并不是好了,而是回光返照,忍不住的悲伤起来。
太夫人也知道自己大限及至。忙吩咐永平侯董惠泽把所有的儿孙都召集过来。
因为不知道太夫人几时会去世,为了让大家都能陪着太夫人到最后,这几天所有人都停下了外面一切的活动、应酬,待在永平侯府中,不到半刻钟,所有人都来齐了。
在儿孙们来之前,太夫人对现在守在身边的两个亲生儿女说道:“你们两个也别难过。生老病死都是难免的,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现在你们都成家立业了,儿女也不少,我都看见了,也知足了......就是到了地下,对着你们爹爹,我也有的说......”像儿女们小时候那样,爱怜的摸摸董惠泽和董文娟的头顶,接着说道:“我就生了你们兄妹三个,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三个可要相互扶持......老大你为长,你弟弟要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要管教和包容......娟姐以后有什么事就告诉你大哥大嫂,他们会为你做主......老二是回不来了,我也见不到了......”
“娘,您会见到的,我早就给二弟送信去了,他正快马加鞭的往回赶......娘,您一定要等着二弟,他就要到家了,就一会儿,您一定要等着......”永平侯董惠泽使劲的给太夫人加油、打气,希望她能撑到二弟董惠勋到家的时候,让他见太夫人最后一面。
太夫人闭闭眼睛,说道:“好,我等着......”接着又对低不成声的女儿董文娟说道:“你先别哭,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和个孩子似的......我有一些私房是留给你的,已经让你大嫂收起来了,主要是一些你外祖母留给我的首饰,还有两千两银票,你拿着留个念想......”
董文娟难过的哭喊道:“娘......女儿想让你活着,我要娘再活下去......我想有娘疼着......我不要这些东西,我要娘活着.......”
太夫人忍不住的掉眼泪,“傻孩子......傻孩子......”太夫人何尝不想再活下去,可是生死有命,老天都要来收她了,她能有什么办法。
这时永平侯夫人过来了,手里还端了一碗熬好的人参汤,“娘,这是媳妇用三百年的人参熬得人参汤,您趁热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