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1 / 3)

没等两位太医问礼,永平侯董惠泽就催促他们查看太夫人的病情。

两位太医分别把了脉,又商议了半天,才由那个年纪稍长的太医出面,把永平侯董惠泽领到一边,单独说话,“侯爷,恕微臣直言,老夫人并没有什么毛病,只是年事已高,生气耗尽,时日无多罢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生老病死都是难免的,何况太夫人已经六十六岁了,无病无灾到最后,算是长寿幸福的了。

永平侯董惠泽犹不相信的低声喊道:“不可能,我母亲能吃能随睡的,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生机耗尽了呢?”说完把平日负责太夫人饮食起居的大丫鬟叫到身边,详细的询问太夫人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以及身体情况。

没想到丫鬟的回答没有超出太医的预料,近两个月来,太夫人的身体急剧的老化,从拿不动筷子,到走不动、站不稳,下不了床,到今天的忽然昏迷,一切都显示着太夫人身体确实衰败了。

永平侯董惠泽和永平侯夫人等人之所以不清楚,只是因为太夫人从不让丫鬟们说出去罢了,直到现在再也无法隐瞒。

太医对永平侯董惠泽的失礼的举动也不生气,毕竟是关系则乱。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话都不合适,太医低着头沉默的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永平侯董惠泽稳定稳定自己的情绪后,才缓缓的问道:“太医,那我母亲什么时候会醒?”

太医认真的说道:“这个微臣说不清楚,多久就会醒来是因人而异的,现在老夫人只是睡了过去,肯定能醒过来,要是强制让老夫人醒来,对她的身体损害会更大......老夫人的情况不需用药,如果一直不醒,熬些参汤喂老夫人喝下,慢慢保养着。”

看着太医的模样,永平侯董惠泽也清楚太医说的是实话,就把世子董嘉礼叫来,吩咐他把两位太医好好的送了出去。

等太医出去后,永平侯董惠泽就看着屋内的家人,把太医的诊断情况说了出来。

永平侯董惠泽刚说完,永平侯夫人的眼眶立马就红了,平时最得太夫人疼爱的世子妃王晴更是留下了泪水,少爷、小姐们的脸上也是难掩悲伤,抽抽泣泣的哭了起来,在这种哀伤蔓延的气氛中,永平侯董惠泽也不再强撑着,放任情绪外露。

过了半刻钟,永平侯夫人打起精神,安慰永平侯董惠泽道:“侯爷,母亲还在呢!我们怎么也要让母亲舒舒服服的走,不能受了一丝委屈......这个家还需要您撑着呢!母亲的状况还需要告诉弟弟妹妹们,怎么也要让他们见母亲一面。”

永平侯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就是永平侯董惠泽,二儿子董惠勋现在浙江任职,浙江与京都相隔太远,不知能不能及时赶回来,女儿嫁到了离京都相隔三百里的春城,还有三个庶出的儿子早早的被太夫人分了出去,也需要通知。这些事情都需要永平侯亲自写信、安排人去送信,时间紧急,越快越好。

永平侯夫人看着永平侯董惠泽恢复一些精神了,放心下来,回身对着儿媳、女儿、儿子们说道:“从现在开始,咱们轮流着伺候太夫人,六个时辰一轮换,每次两个人陪着。”想了想把名单排了出来,“我和五少爷杰哥先来,接着是老大家的和三小姐佳容,再来是老二夫妻两个,后面是三少爷和大小姐,再后面是四少爷和二小姐,这一圈轮下来,就是三天,第四天再从我开始,这样依次轮下去。”

第一百零五章 临终前的交代

没有安排永平侯董惠泽和世子董嘉礼,是考虑到他们二人都有官职在身,不能长久的在家里陪着太夫人。永平侯董惠泽贵为礼部尚书,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的朝会更是要不间断的参加。

董嘉礼从小由太夫人抚养,祖孙二人感情深厚,见永平侯夫人没有安排他伺候的日子,立刻提出也要伺候太夫人。

永平侯夫人想了想说道:“你有孝心是好事,可也不能耽误了正常的差事......要不每天你回家之后,来陪你祖母一段时间,也算是尽了孝心,平日里不是还有你媳妇替你照顾祖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