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人参极为罕见,永平侯夫人的嫁妆里只有这一根,一直没舍得用,不过在太夫人病情越发严重,整日昏迷之后,永平侯夫人没有藏着掖着,这几天的人参汤全部用的是她那根三百年的人参熬的。
从知道了永平侯夫人的这个举动后,董文娟这个出嫁女越发的对大嫂,也就是永平侯夫人敬重。
“好孩子,娶了你这个儿媳,我是享福了......”不仅仅是永平侯夫人用珍贵的人参熬汤这一举动让太夫人有此感慨,从加入董家开始,永平侯夫人的聪明、识时务、行事有分寸,就让太夫人满意。在自己的儿子女儿面前夸奖永平侯夫人,是对她最后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太夫人临终前给永平侯夫人的最后一份疼爱。 得到太夫人的夸赞,以后的永平侯夫人在董家所有人面前都能站住脚。
在永平侯夫人和女儿董文娟的伺候下,满满一碗人参汤,太夫人全部喝了下去。这几天,太夫人总是昏迷不醒,虽然没有断了人参汤,可喝下去的并不多,这会儿一下就喝了一碗,比前面三天都喝的多。
见太夫人把人参汤全部喝了下去,永平侯夫妇和董文娟稍稍安心了点,喝的越多,太夫人就能撑得越久。
等永平侯夫人放下汤碗,帮太夫人擦干净下巴时,太夫人的儿孙们渐渐的都来了。
趁着现在精气神好,太夫人让世子妃王晴把刚满三生日、四岁的重孙董玉筱领到了自己面前,圈着他对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儿孙们说道:“不论什么时候,你们都不要忘了彼此身体里流着是同样的血脉,你们都是董家的子孙......我去了以后,你们兄妹还要继续相互帮扶,不要断了来往,只有这样,我们这一支才能长久的兴旺发达下去。”
不管是太夫人的亲生儿女,还是那三个庶出的儿子,听着太夫人的尊尊教诲,都纷纷开口向太夫人保证以后兄妹之间会继续扶持。虽然太夫人把这些庶出的儿子们早早的分了出去,可在产业上并没有亏待过他们,平日里也常让永平侯董惠泽提携他们,再加上大家并不生活在一起,摩擦也不多,使得这些庶出的儿子和儿媳们对太夫人的孝敬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听完儿女们的保证,太夫人侧过头来对永平侯夫妇说道:“儿啊!你是老大,也是你爹的爵位继承人,好好的看顾着下面的弟弟妹妹们......老大家的,你是长嫂,从嫁进董家就和睦妯娌,孝顺长辈,把家交给你我放心,以后你们夫妻两个要同心协力,把咱们这个家把持好。”长子长媳本来就是家族的管理者和继承者,太夫人把家托付给永平侯夫妇,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家产在分家的时候就已经交割清楚,并没有产业纠纷,现在说些让兄妹们以后和睦相互的话也就够了,太夫人并不用浪费很多时间。
太夫人接着就把话转到了她自己的私房上面,太夫人的私房就是自己的陪嫁,前面她已经对永平侯夫人讲好如何分配了。按理说这些私房应该留给她自己亲生儿孙,不过太夫人不是这种短视的人,她也拿出了一部分财物,留给了那三个庶出的儿子,就是为了让他们承她的情。虽说现在永平侯董惠泽的爵位最高,好像用不上这些庶出的弟弟们帮忙,可是以后什么境况谁也说不准,今日留一些香火情,日后也好相见。这件事太夫人已经提前对永平侯董惠泽说了,永平侯董惠泽也认同太夫人的作法。
在太夫人的吩咐下,永平侯夫人把太夫人如何分配财产的文书对着众人念了出来。
听到遗产中他们也有份的三个庶出的儿子,心里惊喜交加,财物不论多少,总是太夫人的一份心意。
第一百零六章 再守丧
太夫人能想到他们,就是对他们这些庶子的一种认可,没有把他们当不相干的外人,这样想着,兄弟三人对太夫人和永平侯夫妇更是感激。
当永平侯夫人正念着财产分配文书的时候,一直拼命往家赶的二老爷董惠勋和他的长子董嘉文终于进了永平侯府的大门。在仆人的带领下,一路狂奔,赶往太夫人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