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闻岱笑斥:“我看你是闲得慌!去分信。”扬手要抽,苍如松飞快地跑开了。

闻岱指派了一个小队先搬运,其余没轮上的,谁也不着急。全军上下皆知,闻将军处事最公平,从不克扣军饷和粮草,他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该发下的东西不会少一分。

闻岱上奏回长安,请求皇上拨些粮草安抚当地百姓,还需要朝廷再派地方官来。

闻岱看着帐外挤挤挨挨的兵士,道:“有家信是好事,赶紧去回信罢。但不许设宴饮酒,不许耽误上值。咱们把朔方守好,后方的家人们才能安乐。”

朔方太守提前弃城跑了又怎样?他们闻将军亲领满城上下庶务,镇压乱象,如今百姓恨不得箪食壶浆,城内井井有条。

他又补了一句:“阿耶也一定能顺利回来,不会受伤。”

闻岱在朔方与突厥纠缠十数日,坚壁清野,朔方城高墙坚,上下一心,突厥无从下口。又因周边村镇都被清空,一只鸡一袋粮都被带走,突厥讨不到便宜,也拿不到紧缺的粮草,反过头回西域去骚扰诸小国了。

听闻这个消息时,舒宜正在兵器坊,侧头望向窗外飘落的雪花。今年长安的初雪来得很早,还没到十一月。

有士卒急急冲过去,还不忘揉一把闻曜圆滚滚的脑袋:“破奴放心,我等定然将兵刃早早送给闻将军,助他大捷!”

想是舒宜联系了一些兵卒在长安的家人,写了信送来。路途遥远,无亲人音信,不少兵卒心中想念,舒宜此举无疑是一针强心针。

转眼,城楼下冲出一队人马,似箭般飞驰而去。

舒宜呼了口气,牵起闻曜的手:“咱们就是要将这些兵刃送去前线,还有你给阿耶的信也一并送去。阿耶在前线一定能逢凶化吉,凯旋而归。”

哄然应是。

坚壁清野,令周围村镇居民全部搬入城内,依托厚重城墙防御,士兵编队轮班,也是将军下的令。那群突厥奴子想尽了办法,进攻三次,都在丢下一地尸体后无功而返,最多只能在城墙上打出几个小小的缺口,至今还没有一人能登上城头。

赵席钟脾气大胆子小,边关刚出现突厥的影子,他就卷着包袱带着美姬跑路了,闻岱临时上阵,又管地方庶务,又管军务,可以说是又当爹又当娘,总算养住了朔方这个可怜孩子。

朔方已经打起来了,消息传递变慢,五日才有一拨信使,带回的往往还是迟延了一两天的前线消息,但聊胜于无。他们此刻在长安能做的很少,希望这些东西能有所助益。

舒宜的信很简单,简要交代了家中情况,几个孩子一切都好,而后说的都是京中形式和兵器坊。闻岱看过,后方形式便如一慕清晰的图景映入他脑中。他仔细将信叠好放进信封,望向帐外皎洁的明月。

“是!”士卒们齐声回应,惊起深夜的飞鸟,“愿为将军效死!”

说话间,他口中呵出阵阵白雾。在滴水成冰的城楼上,雾气成了覆盖在盔甲上的一层水珠,很快又和雪一起凝结成薄冰。

不当值的士卒在营地里来来往往,靠着火堆围坐,远远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

渺渺雪原上,那支还看不清的队伍令他兴高采烈,报告的声音也扬得很高。

苍如松在城墙上远远看着一道车队向北行来,忙疾步去找闻岱:“将军,后方的物资来了!”

边说边走,到了城内,官员命小厮呈上一个包裹:“这是闻将军还有其他士兵的家信,楚国夫人特地命我带来的,幸不辱命。”

说罢,那个看不清面目的兵卒已跳上马车。

闻岱压住了军中少许要出征的声音,只严令众人不得浮躁,先围着朔方城修防御工事,轮班换值保留气力,以求长守。

闻岱步出军账。他每天从不轮休,从早到晚不是在城楼上,就是在军营巡视,且不到深夜不歇,这会也没有卸甲,甲胄在身,清冷月色下仍显威武之气。

周围拿着兵刃的士卒个个眼带笑意,看着闻岱与押送物资的官员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