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谁舍得拆散呢?”

待到入席,闻曜还是跟在舒宜身旁,母子相得。

舒宜看着韦秉礼,嘲讽一笑:“时移世易,会昌伯竟然也是会说人话、会办人事的,真是叫我大吃一惊。”

舒宜看着他不断颤动的手指,不由回想起原身的记忆。

舒宜乐颠颠骑着照夜白,带着闻曜,往西苑去赴福隆长公主的宴。

是以,活跃在各府宴席上,试图得遇明主的进士多入过江之鲫,闻府的门槛也差点被人踏破,只是闻岱向来不钻营也不结党,没在自己府上设宴。

闻曜像头小老虎一样,凶猛地瞪他一眼,从小教养得太好,竟骂不出什么来。

这次席上人很多,新科进士就请了不少,还有这次未得中进士,又不想再考的,巴望着遇到伯乐将自己荐上一荐。

舒宜也将自己门下三人中,那唯一一个没有考中的带来了席上。

他叫陶修文,是个薄皮嫩肉的娃娃脸,一笑俩酒窝,但太显小也不是什么好事,往高官门上自荐,第一眼就显得不靠谱,不如别人老成持重。陶修文屡投不中,最终投入舒宜门下。

虽这次考运不够,舒宜还是很看好这位人才的,准备给他也扔出去找个官做做。

席上谈天说地,无所不包,进士和举子们都竭力表现自己的文韬武略,说起来就滔滔不绝,因此气氛热烈。福隆长公主听得入神,屡屡点头。

终于,福隆长公主向前倾身,开了金口。

众人精神一振,戏肉来了!

三十三

“朔方赵郡守遭弹劾的事,诸位都听说了?”

无数意味深长的眼神或隐秘或明显地在席上交换,当然听过了。赵席钟自恃是世家子弟,嫌朔方地处边疆,荒且偏远,索性什么也不管,被弹劾成了刺猬。

偏偏圣人看朝上赵氏官员人数众多,不想打破如今的局面,隐隐有护着的意思。

“你们不用担忧多余的事,只谈朔方之事,若你们要去当郡守,又当如何?”福隆长公主环视下首,“朔方是边疆城池,紧邻突厥,是大桓第一道防线,不可不重视,本宫很想知道你们的看法。”

有人壮着胆子,拱手发问:“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他和苍如柏是同胞兄弟,他活泼些,苍如柏冷肃些,两人日常负责闻岱身边机要事务,是亲信中的亲信,和闻曜的关系也很亲密。

“我去兵部了,有要事,”闻岱答,“你回小院练字,我有话同阿娘谈。”

闻岱将舒宜让进书房,其余人还在赶来的路上,她在案旁坐下,好奇地看着墙上宝剑。

舒宜脸上首先浮现的表情是大惑不解:“怎么会?”

福隆长公主显是很满意。

成婚一个多月,舒宜还是第一次进闻岱的书房。他的书房日常并无仆役,只有闻岱和苍如松苍如柏两个亲兵得以进入。

“并无,”舒宜字斟句酌,“我只是太惊讶了,任谁也看不出来会昌伯府会和突厥有牵扯。”

舒宜好歹还是和离,公主闹着要休夫,言她为君,驸马为臣,如今是她不要驸马了,给了赵氏好大一个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