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赶去北平,去燕京大学赴任,开始新的生活。

就在她快要走到火车站时,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顾少,这边请。”

黎彤浑身一僵。

她缓缓回头,只见顾景航正和几个男人有说有笑地走着。

他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冷冽。

顾景航似乎有所感应,朝着黎彤的方向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的瞬间,黎彤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

她迅速低下头,转身混入人群中,心剧烈般跳动。

她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

可仅仅是一个眼神,就让她好不容易筑起的心防开始崩塌。

黎彤加快脚步往火车站赶,生怕被顾景航认出来。

可她不知道的是,顾景航站在原地,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背影。

他喃喃自语道:“这背影,怎么这么像……不可能,她明明已经死了。”

旁边的人见他发呆,纷纷询问。

顾景航摇了摇头,说没事。

可心里却泛起了怀疑。

第17章

民国十四年夏,北平。

黎彤站在燕京大学的讲台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眼神平静而坚定。

台下坐满了学生,他们的目光中带着好奇与敬仰。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今天,我们继续讨论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

课后。

一位年轻的女学生怯生生地走上前。

“黎教授,您的课讲得真好。我听说您曾在英国留学,能和我们分享一下那边的见闻吗?”

黎彤微微一笑,却有些恍惚:“英国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故乡。”

走出教室。

她抬头望向天空,北平的蓝天与伦敦的灰色截然不同。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过去的阴霾全部吐出。

几个月后,北平的秋天来了。

黎彤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们都很喜欢她的课。

偶尔,黎彤也会参加一些学术沙龙,与同行交流心得。

在一次沙龙上,她在再次见到了向裕。

那次学术沙龙设在北平最有名的“聚贤阁”

厅堂里。

黎彤刚放下书本,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轻笑。

“黎教授的《战后经济重建》论文,可是让学界不少老先生都坐不住了。”

向裕身着藏青长衫,手中折扇轻点桌面,比在船上时更显沉稳。

不等黎彤回应,向裕站在她面前,眼睛含着笑意。

黎彤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向教授。”

“上次在船上没来得及多聊。”

向裕递给她一份邀请函,“下黎有个经济学研讨会,想请你一起参加。”

黎彤接过邀请函,指尖触碰到他的手。

她迅速收回,像是被烫到一般。

“好,我会考虑的。”

她礼貌地笑了笑,准备离开。

向裕却忽然压低声音:“黎教授,最近有人在打听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