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吧]
[不是,说那个轴心时代]
[历史课上都?有提过吧?]
【诶嘿,然后是稷下学派,还记不记得上回说医学的时候提到的那个天下第一赘婿淳于?髡,还有荀子,都?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为什么叫“稷下”呢?其实就跟东厂一样,特别特别没?有含义,战国时田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稷门外设置学宫,于?是就叫做“稷下学宫”了,别说还怪好听的。】
[单独看其实也不是很好听,但放在一起就很棒了]
[因为我们?都?看熟了,所以觉得很和谐]
[哈哈哈哈哈]
[为什么要把稷下学宫和东厂放在一起呀,不觉得难受吗?]
[不觉得难受呀。]
[……]
明,弘治七年(1494)。
邱濬觉得很难受,稷下学宫是天下文人?向往的地方,而东厂邱濬不知想?到了什么,面?色很是难看。
【然后到了齐宣王时期,学宫里?面?汇集了百家之学,达到了鼎盛。稷下学宫里?面?的学者对各派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各派自由辩论,逐渐形成稷下学派,这态度不就跟蔡元培先?生的办学理?念差不多嘛?稷下学派的形成促进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并?对其后“诸子合流”有重大影响。代表人?物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淳于?髡和荀子外还有邹衍和慎到。】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写下“咸阳学宫”四?个大字,稷下学宫已经成为历史,他大秦自然也要有自己的学宫。天幕如此推崇,想?必能吸引更多人?才为大秦效力。
李斯挑眉,“诸子合流”?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如果是儒家一家独大之后,那么哼!学派与思想?之争,不容放松一刻。
【淳于?髡之前说过,荀子大家熟的不能再熟了,邹衍大家应该也听说过吧,阴阳学家代表人?物,创立五德终始说的那个,就是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五德终始是循环的也是命定的,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而复始。感觉特别有道理?对吧?我们?的始皇大大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采用五德终始说神化皇权,认为周为火德,秦代周为水德,颜色尚黑,数字尚六,属阴,主杀,用以证明秦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后面?的皇帝也觉得挺有道理?的,后来又从相克论变成了相生论[1]。】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有些不悦,“神化”?难道不正是这样吗?哪怕天幕说大秦二世而亡,他也相信大秦天命所归,不然怎么会出现?天幕预警?
【春秋战国的时候社会动荡、变革,礼崩乐坏,西周宗法分封制开始瓦解,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处于?贵族最?底层的“士”,他们?当中许多成员,把出卖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随之他们?所掌握的文化也被传播、普及,为思想?文化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比如当时姓公孙的,人?家都?是真?的王公子孙,比如说商鞅,他原来叫公孙鞅,是卫国国君后代。】
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前483)。
孔丘内心一片悲凉,就在不久之后,这片大地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革,难道这是不可逆转的吗?王公子孙竟也逃不掉衰落的命运。
他放下了手?中的书卷,可他又有什么资格指责呢?他创办私学,正是文化下移的推手?,然而他并?不后悔,这恰恰是矛盾所在。
【祖龙的功绩就是大一统,当然包括文字统一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同文。当时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我记得初高中课本上给的是“马”的各种写法,简直了,看起来就令人?头疼。秦始皇灭六国之前,字体不一样就不一样吧,毕竟出国了嘛,学个外语也没?什么可说的;但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