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有些羞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确实是他的观点,平时跟老师、师兄弟还有弟子们?讨论的时候明明很正常,天幕说出来却感觉怪怪的。

“时移世易,此思想?精髓还在,变化却极大。”孔丘道。

子夏叹息:“恰似后世之儒也。”

孔丘点头,时间和思想?都?太奇妙了,他能从后世的儒家思想?中看到他观点的影子,但许多东西都?不一样了。

推陈出新,极好,但天幕之前说思想?僵化却是孔丘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名士文化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反正在我看来这种风气相当畸形的,这方面?好像不属于?教?育和选官这块儿,魏晋时期就九品中正制啊我们?还是从头来看。】

魏,黄初元年(220)。

曹丕闻言精神一振,他正为九品中正制发愁。父亲在的时候没?有建国,没?有正式的选官制度也就罢了,但大魏立国以后,必须确定各项规章制度,汉朝的察举制不好用,所以才有了九品中正制。但曹丕怎么也想?不明白九品中正制为何成为了世家把持朝廷的工具。

【高中的时候大家应该都?学过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里?面?有一句“谨庠序之教?”,其中“庠序”就是地方乡学,商代叫庠,周朝叫序。我一直以为孔子那时候没?学校来着,实际上学校出现?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早得多。商周时期嘛,教?材里?没?说商,只?说西周时代,世卿世禄制,要是身份不高贵,别说当官儿了,连学都?上不了,因为文化教?育被贵族所垄断,无论是中央国学还是地方乡学,都?是官府开设的,甚至学校就设在官府中,教?育的特点也是“政教?合一”因而叫作“学在官府”,所以学校被称为“官学”,不是贵族就没?资格上的那种。】

[高中的课文早就忘了好吗]

[那时候居然还有学校?]

[不知道怎么的想?起来《三体》里?那个老师了]

[传承啊]

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前483)。

孔丘微微一笑,大周怎会没?有学校呢?只?是在他之前没?有私学罢了。

子夏跪坐在孔丘身旁,眼中满是尊崇,他跟随孔丘几十年,在他眼中孔丘便是这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前些日子鲁公还遣人?来拜访老师,希望老师能去教?导公子,只?是老师以年迈为由拒绝了而已。

【周代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而且学校都?是精英教?育,所以学的东西多而广,贵族子弟很小就要学“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样听起来就怪难学,又要学礼仪,又要学音乐,又要学射箭,又要学驾车,又要学书法,又要学算术,家里?没?点钱真?学不了。不过也只?用学这六样,就跟我们?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一样,从小学到大,当时也会根据学生年龄和课程难度进行循序教?学,书、数是小艺,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学的初级课程,是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礼、乐、射、御是高级课程,被称为大艺。六艺教?育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了一起,是为培养统治人?才和军事人?才的教?育目的服务的。[1]】

[果然是精英教?育]

[这不是吊打我等平民]

[我觉得我怪厉害嘞,六艺我都?会]

[哇,大佬]

[当时的礼不就是礼仪和法律吗?这个人?人?都?会]

[懂了,书就是写字儿,不管写的好不好吧,反正都?会写]

[难道不应该是书法吗?]

[不管不管,书法也学过,学不好有什么办法]

[驾车有驾照都?算]

[本本族也算嘛]

[起码考过了吧,现?在考驾照好难的,幸好考的早]

[如果分数被扣完了照样得重考]

[我不会“乐”,从来没?学过音乐;也不会“射”,现?在只?有有钱人?闲着没?事儿去玩射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