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4)

让灵儿认柳氏为干娘,同时给柳家送来一千两银子为灵儿做陪嫁安排,江环特地放了柳智信的假,并安排男女人手为柳家帮忙。有了闺女,而且还和岳家结了亲家,柳氏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十三开始,岳家就热闹非凡。出嫁前两天,江环就带着一帮人敲锣打鼓往柳家送来了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当地叫做“饷飧”,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柳家也把陪送灵儿的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扎上红布、贴上了大红喜字送到了岳家。

十五之夜,灵儿和柳氏在炕头上聊了一夜,三更天,江环安排的全福人就开始为灵儿上头和开脸。这全福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需要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进行美容修面,即由全福人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

为灵儿上头,开脸完毕,已是五更天,此时东方已开始渐渐微明,厨师开始做宴请的准备。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准备的非常丰盛。

太阳刚从东山露脸,这里的宴席便提前开始了,灵儿自然安顿在宴席的首位,被宴请的邻里乡亲足足坐了十多席,他们纷纷对灵儿表示祝贺,邻居邱氏则嘱咐着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灵儿听着,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她想母亲在世的话一定也这样叮咛,看着邱氏,她仿佛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想想自己可怜的身世,她哭了,柳氏看着灵儿伤心的样子也跟着掉泪。

邱氏说:“媳妇哭,娘家富。有了这么个闺女,还嫁给了岳家,柳嫂您真是好福气。”邱贵堂也说:“这也是我柳哥在天保佑,菩萨才给柳家送来了如花似玉的姑娘啊!”柳氏高兴的直掉眼泪,她激动地说:“要不怎么说我就像做梦一般呢!”三人说着大笑了起来。早席完毕,灵儿回到了柳家为灵儿安排的闺房,这闺房包括柳家在内也在前一段时日进行了维修,如今的柳家院落已经是装修一新。

宴席刚刚结束,近百人的迎娶队伍就吹打着鼓乐从岳家大院走出,迎亲的人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他们举着“肃静”、“回避”的牌子,提着宫灯、拿着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等,抬着两乘花轿一路鞭炮走过了景灵的大街,一乘轿岳海润坐着,因为新娘之轿例不空行,另一乘轿坐着一个四岁的小男孩,他就是“压轿喜倌”,自然这就是为灵儿准备的坐轿。

迎娶的队伍到后宴请就绪,迎娶队伍再加上柳家的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走回了岳家大院。礼仪拜堂完毕,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的灵儿在众人的簇拥下由岳海润引领着走进了洞房。

看看座轿就知道来客,这一天,各分号掌柜基本都从异地赶回庆贺,宾客中前来贺喜的不仅有各路商家掌柜,祁县的乔家,平遥的李家,太谷的曹家,榆次的常家等等,而且还有朝廷要员也派人送来了贺礼,贾继英对老夫人说:朝廷这些人都是看着桂月亭、董福祥两位大人和自己交情的面子而来的。老夫人说,是这么个理。至于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情,恐怕连贾继英自己也具体搞不清楚,更让人不解的是西安那边还派人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罕见玉雕百灵报春。而且还刻一句话:

百灵报喜喜中喜,

仙家之情情外情。

随同礼物的贺礼单写的是:祝福灵儿新婚之喜。

很明显,礼物是冲新娘子而来,礼帐房的范世玉纳闷地问来者所呈何人,那来者却摇头不言,范世玉说:“哦,原来您不会说话啊。”那人点了点头。看礼物,来者绝非出自一般人家,范世玉不敢怠慢,急忙派人将江环找来,江环只顾着眼睛仔细观看着这雕刻精致的玉雕,趁范世玉和江环说话,那人悄悄地走了。

“人呢?”江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