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老的慢慢地站了起来,再三道谢,他告诉岳海奎,他叫阎书堂,字子明,曾经也是五台有名的富家,去年家业吉庆长倒闭,负债两千吊,父子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躲债。那些追赶他的人正是债主所顾。
三爷领着阎家父子回到了柳巷街后,便问起了阎书堂负债情况,他问道:“就两千两银子?”阎书堂叹了一口气说:“是的,可两千吊对我来说,咳!墙倒众人推啊,过去别说两千吊,就是两万我阎书堂也不会放在心上,刚才追赶我的那帮人,是我过去的一个朋友所雇,想过去也曾恩惠于他,但人啊……”阎书堂长长地叹着气,一副无奈的样子,阎百川说:“爹,别说过去的事情了,我会为你争气的,阎书堂说:“争气就好,爹这辈子就指望你了,以后你好好在德玉泉做事,最起码也要对得起三爷。”岳海奎说:“这样吧,老这样躲着被人追打也不是个事情,既然大家遇到了,我借给你两千,把他们的债务还清,以后你再还我就是。”阎书堂说:“这叫我如何感谢?”岳海奎说:“道上行走,是谁都难免遇到磕碰,有困难了大家就拉上一把,就这样。”岳海奎说着吩咐刘一山将太原分号掌柜裴元柱叫来说:“裴掌柜,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五台吉庆长的掌柜,有点困难,以我的名义借给他两千。”裴元柱说:“这……”岳海奎见裴元柱不痛快便说:“这甚这,算我借还不行吗?”裴元柱显得有点难为地说:“三爷,这事……”说着他将岳海奎拉了出来说:“不是我不给三爷面子,我是担心这银子一但出手,怕……”岳海奎说:“我遇到了,能不管?我大哥那里我回头说清,如果他还不了就算到我的头上!好了,你也别罗嗦了。”裴元柱说:“不过,借条要有你的签字。”岳海奎说:“好好,就依你的,真球罗嗦。”
裴元柱虽然及不情愿,但又不敢不给三爷的面子,随后取了银票交给了岳海奎。
岳海奎不仅借给了阎书堂银子,而且还吩咐裴元柱将阎百川安排在店铺中学徒,然事情没有瞒过老夫人,之后将岳海奎骂了一通,大骂岳海奎是败家之子,岳海奎只是低头,不敢狡辩,但心里感觉是极度的委屈。三爷挨了老夫人的骂,阎百川是句句听在耳里,老夫人一行临走前,阎百川对岳海奎说:“三爷,您就放心,您之大恩大德阎百川会永远记在心中,容日后相报。”岳海奎笑而未答。
岳海奎之举,灵儿看在心中。其实,对于岳海奎的了解她也是片面听词,岳家的人说老三是混混,但通过这件事看,他还是蛮有仁义之心的,假如东家遇到这样的事,会如何处理呢?灵儿想。返回的路上,老夫人还在和灵儿唠叨着这件事:“你看看,两千两银子啊,借给一个本不认识的人,这德玉泉要是交给他,不出几年就吃河捞了!”灵儿说:“您就别生气了,您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呢!”老夫人说:“能不生气吗,他也不想想,老祖宗当年走西口是怎么过来的,这个老三,简直让人生气。一天不务个正业,回去告诉海润,让他吩咐给下面,凡是老三出面借银子的,一律不准!”
阎百川在德玉泉太原分号落脚下来,由于脑子聪明勤快,又有其在老家商铺工作的经验,不多时他就在店内脱殷而出,并成为业务骨干,而阎书堂也带着岳海奎借给的银子回了老家继续做他的生意,数月后连本带息还给了德玉泉。
当年,阎书堂本是五台首富,在晋北一带享有一定的声誉,“我阎书堂又翻身了,绝境中靠的是德玉泉慷慨帮助!”阎书堂逢人便说。
婚嫁
八月十六,喜气笼罩着景灵这座气派的大院。其实自老夫人从晋祠回来后这里就开始准备了,打扫、清理、刷墙、挂灯,细微之处江环也要亲自到位检查,江环说了,不满意的不仅要受罚而且还要返工,下人们是不敢拿自己的银子开玩笑的。因此,几十人半个多月的清理维修是格外的卖力。
八月初十,清理维护结束,岳府大院已经整洁一新,岳家大院提前进入了喜气的氛围。
按乡俗,女方嫁娶不能和男方同院,根据灵儿的意思,她的闺房选择在了柳智信的家中,老夫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