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4)

说到种银子,贾继英想到了灵儿,他说:“听你妈说,你不乐意娶那个叫灵儿的丫头?”岳海润说:“一个丫头值得舅舅说话?”贾继英说:“那要看是甚样的丫头了,除非你不相信舅舅的眼光,听舅舅的话,按你妈说的,就娶了这个丫头吧,你常年在外,有一个贤惠的媳妇照顾着你妈,照顾着家庭多好?娶大家闺秀是你妈照顾她,还是她能照顾你妈和这个家?况且话说回来了,这个丫头确实很聪明,不是一般女子都能有的修养,娶了她,对你、对德玉泉都会有所影响的!”

对于灵儿,岳海润确实没有过多放在心上,但贾继英也赞赏她,到让岳海润奇怪了。他说:“好吧,我考虑一下。”贾继英说:“还考虑甚,莫非你看上别人家的姑娘了?”岳海润笑着说:“看来甚都瞒不了舅舅。”贾继英笑着说:“这没甚,其实,如果你另有喜欢,不妨把她们都娶进来,一来岳家有这个条件,二来也了却了你妈的心愿,有甚不可?但话说回来了,大小你心里要有个数,要以大局为重,多听长辈的话没有坏处!”

贾继英的话似乎提醒了岳海润,他想:真是的,把两个人都娶来不就两全其美了吗?但先娶哪一个呢?他还真有些做难了。

叔叔来了,贾燕青又告了岳海奎一状,还是说他不思进取,整天跑东跑西乱交朋友。听侄女说,近日他又和虎头山的土匪交上了朋友,贾继英大为恼火。而此时的岳海奎确实在虎头山上。

岳海奎是贾继英来之前上的虎头山,本来晚上准备回来,却因酒醉,眭福禄和白存喜将他留了下来,次日又在虎头山呆了一天,贾继英本想等他回来好好教训一番,却因事务缠身,临走前告诉岳海润好好管教,给他一些事做,并让岳海润转告他回来后到一趟祁县。

游走晋祠

农历七月初,老夫人忽然提出要出去走走,她选择的地方是太原的晋祠。老夫人要出去,自然灵儿也随同伺候,为保护老夫人的安全,江环安排刚刚被提拨的护院拳师刘一山随行保护。这次岳海奎也陪着到了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郊五十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老夫人一行达到后先在旅店安顿下来,灵儿虽是太原人,但亲临还是第一次。

小时侯听过父亲讲晋祠的故事,也喜欢李白的“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诗文,所以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听父亲讲过,晋祠有三绝,一绝是宋塑侍女。在圣母殿里围绕着邑姜凤冠霞帔的坐像,有四十四尊宋代侍女塑像,塑像精致、细腻,身体的丰满俊美,脸形的清秀圆润,神态婉约自然,四十四尊四十四个样子,有的像在沉思,有的像在凝视,有的像在缓歌徐吟,有的像在低声细语,还有的微笑,不同的衣裳,不同的服饰,不一样的颜色,一切都那样逼真。近看之,仿佛能听见她们在说笑,感触到她们呼吸;二绝是古柏齐年。传说是西周初年栽两株柏树,因为同样古老,所以叫齐年柏,有一株在道光年间被砍伐了,剩下的一株,横卧如虬龙斜倚在擎天柏上,披覆在圣母殿左侧。另有一株长龄柏,传说是东周时候栽的;三绝就是难老泉。难老泉的来历,曾经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给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把后一桶水送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就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水了。婆婆见柳氏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