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儿子,又有点心虚。
想到教小七读书的经验,再想想纪霆不过十三,自己说得太快了。
谁料纪霆恍然大悟,还真抬笔写了个字:“是不是这样?”
纪伯章往前一看,竟然把他说的要点特点,全?都记下来了,除了笔法不够纯熟之?外,还真有点意思。
这样一来,还真让纪霆他爹提起兴趣,顺手又写了个字:“来,照着写。”
如果换个正儿八经的书法夫子在这,肯定?会说这父子俩胡闹。
但纪霆还真照葫芦画瓢,认认真真对照写了下来。
纪伯章看出点东西,纪霆笔法聪明,与其说他学习自己的笔迹,不如说他在观察技巧。
就像学钓鱼一样,别人学的是动作,而他在摸索技巧。
一个下午时间过去。
父子两个脑子里冒出同样的想法。
纪伯章道:我教?学也没那么差啊!
纪霆这道:我爹教?的也还行?
事?实上?,换了其他人过来,肯定?学不会啊。
主要是纪伯章语速快,讲东西的时候虽有条理?,但跳跃性极大,经常引经据典。
经常一句话带了好几个知识点。
要说这是卖弄吗?
自然不是。
平日跟纪伯章交流的人,怎么会听?不懂里面的典故,故而根本不用多讲,大家就心领神?会。
可以直接进行下一个话题。
一定?要类比的话,这跟玩梗差不多。
一群人在自己小?圈子里,玩听?不到但很高级的梗。
能说人家卖弄吗?
自然不行。
人家跟你交流时,他也觉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一时间没留神?,多说了几句。
好在人家又能及时纠正,跟你说这个梗的出处跟来历。
如果你说,我不想听?,人家就不说了。
可问题是,你是想听?想学的,这个时候就不能说人家的梗为什么那么多,那么杂了吧。
毕竟在人家那里,这都是常识。
如果接收能力弱的,肯定?很快就会糊涂了。
但换个接收能力强些的,则可以迅速吸收这些知识。
而纪霆就是后者?。
他爹说的话,能理?解的就理?解,理?解不了的就暂时记下,回头慢慢补充知识点。
之?前高中同学就说,他脑子像多频处理?器,可以同时接收很多信息。
在这里也派上?用场。
等纪伯章觉得,自己说得是不是有点多时。
却发现纪霆竟然记了个七七八八,理?解的地方同样能记住。
这也行?
教?小?七的挫败感,好像逐渐消失了?
下午酣畅淋漓的教?学,不仅没有破坏父子关系,反而拉近了他们距离。
以至于晚上?吃饭时,他们都能坐在一张桌子上?了。
纪霆接下来几天里,上?午练字,下午学字,过得也是非常充实。
他还邀请过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听?课。
但不出意料的,大家都拒绝了。
主要是大伯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他们啊。
小?七纠结半天,还是没去。
用她的话来说,那就是:“我还是不去折磨大伯了!”
纪家内里的气氛,倒是一片和睦。
可传到外面,就不是那回事?了。
榜眼教?学,放在哪都备受瞩目,尤其是现在的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