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对手是晋王,是一个无论是谁,都无法战胜的存在…

其实莫说自己一个武夫,满大宋朝堂谁看不出来,自官家登基之后,种种所作所为实则就是在把晋王当作王储培养。而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防备前朝周世宗壮年骤崩,皇子年幼而失国的一幕再现!

为了赵家一家之天下,官家甚至可以不在乎帝位是否由自己的血脉去传承!这种情况下,满朝臣子又该如何相处晋王?

纵是他行事越矩、包藏祸心,又能怎样?

如果说张琼之死还只是一个没有明朗到底的信号,那么随着三年前,权倾朝野堪为头号柱国的赵普,在因与晋王的争端中一样被官家结束掉十年独相生涯之后,满朝上下就彻底认定了:

他们老赵家那把御座,除了赵大,就是这个赵二!

大宋朝这锅肉,哪怕是炖烂了,也得烂在锅里!

凝视着前方的明黄身影,杨义再次叹了口气,只是这次的叹息中却夹杂着深深的无奈。

作为一个能当到殿帅的武夫,又哪会真的丝毫不察春秋、一根憨筋到底?

今年以来朝堂形势的一些微妙变化,杨义其实早就察觉到了。但他却更清醒的知道,即便是如今官家的想法有了改变,不再视晋王为王储,可多年来朝堂上下形成的习惯以及趋势,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更遑论以晋王的心性和势力,也不可能会被轻易压制。

旁的不说,单就雷灾一事,杨义就第一时间察觉到官家似乎被逼到了墙角,而通过刚才发生的事,则让他几乎确定了:

官家难以在这场迁都之争中战胜晋王!

从一进山门开始,官家就下令破开三藏塔,露出无畏和尚的浮图真身!更甚者,他还当众对浮图说道,如果郊祭那天雨势不止,必毁汝之身!

此话一出,广化寺满寺僧众登时便跪拜于地、惊战不已!

作为一个传说有祈雨必应神通的人,无畏和尚自唐朝时便在百姓中享有极高威望,以致于朝廷在其圆寂后以其名建寺,并立三藏塔供奉肉身。

累累二百余年,这无畏浮图早已成为洛阳乃至整个中原,官府百姓祈祷风调雨顺的最高寄托!

可是今天,官家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种话无需三天,洛阳城乃至全天下就会人尽皆知!

难不成,为了要应对雷灾背后煌煌天意,已然要到了如此之地步吗?!

赌咒雨势必停,已远远超出人力掌控,便是贵为天子的官家也不能言出法随!

如若真到了郊祭那天,阴雨不停该当如何?

天子之威乃九州之基,岂能如此视同儿戏?

震惊的同时,杨义还残存着仅余的一丝怀疑:

一向谋定而后动的官家如今这般,到底是破罐破摔,还是另有图谋…

“贵人可是殿帅大人?”杨义正愣神之际,身旁突然钻出一个小和尚,语气谦恭的问道。

“何事?”

小和尚拿出一个蜡丸,“适才有人托我将此物交予大人。”

杨义皱眉接过,迟疑片刻后将其打开。里面是一张细绢,展开后只是随意瞥了一眼,便瞬间感到千万惊雷直冲天灵!

“这是谁给你的?”杨义强忍住已流淌到四肢百骸的冰冷,艰难问道。

小和尚也吓得磕巴了起来,“是一个,一个役夫模样的人… ,给了我之后就,就不见了…”

杨义强自沉住心神,再看了一遍绢帛。随即攥成一团,浑身开始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足足数十息之后,他抬头看着前面已经走远的那身黄衣,终于下定决心,大踏步推开挡路之人,高声喊道:

“官家留步!”

第四十二章 龙门烈焰

伊水。

乘着船厂仅剩的一条小舢板离开后,李继薪一行人已进入伊水疾驰了大半个时辰。

因船只狭小之故,除两名船夫外,船上就只有李继薪、沈若卿、方恒和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