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泼醋”,她闹得很凶,还打了平儿,风波平息之后,李纨见到她,李纨本是一个很平和的人,说话很少尖酸刻薄,在凤姐泼醋打人之后,李纨见到她忍不住说,你居然伸出你的手打平儿,气得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你给平儿拾鞋也不配,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这就是一个伏笔,预示八十回后,贾琏把王熙凤休了,跟平儿的地位互换了。
平儿本是一个通房大丫头,什么叫“通房”?就是男女主人行房事的时候,她可以在旁边,在男女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她可以参与,这是过去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一种符合当时规范,但我们现代人会觉得是畸形的一种现象。
王熙凤被休,应该在上一个情节单元里就写到。忠顺王奉皇帝命令来查封荣国府前夕,整个府第内部已经乱作一团。首先是“官中”乱了。“官中”就是府里的管理中心,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管理府第的财政。每个月,总账房会把从贾母、王夫人、李纨,到所有公子、小姐,以及赵姨娘、周姨娘,还有那些服侍他们的丫头们的个人津贴――当然数目按等级,上下差距很大――叫做“月银”,一打总地交给王熙凤,由她具体发放到各房各处。王熙凤拿到那些银子以后,她不马上发下去,她派亲信仆人拿去放高利贷,当然是短期的高利贷,期限越短,利息就越高,有的商人临时需要一大笔流动资金,无法筹措,就可以向王熙凤来借这个银子,在多少天之内高利息返回,王熙凤等本银、利银都回来之后,再把银子发下去,这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书里面写到,连袭人这样很忠于封建主子的大丫头,都发出抱怨。
原来荣国府地位稳固,王熙凤觉得就是有人告他们谋反,也不怕。但是贾政作主藏匿甄家的罪产,以及将军诗的事情,已经有人向皇帝参劾了,贾政地位岌岌可危,整个府第的前景也就格外黯淡,那么府里从“官中”起就会有人揭竿而起,原来对王熙凤拿“月银”放贷敢怒而不敢言,现在就嚷嚷开了。
清朝的法律里面规定,可以放贷,但是有一个关于放贷的利息的限度,不能违例,不能放超标的高利贷,王熙凤的做法叫做违例取利,是应该受到责罚的。
这个事情暴露出来,首先被官府追究的,会是贾琏,那是一个男权社会,从名分上说,管理荣国府事务,包括所有银钱事项,贾琏是法人,应负全部责任。贾琏本来就对王熙凤不满,王熙凤违例取利开始瞒着他,后来他发觉了,王熙凤仍然那么干,而且利银基本上是归为她的私房,贾琏也奈何她不得。现在这事被捅了出来,贾琏首当其冲。固然一旦官府来追究,他可以细说端详,也不难找到证人,来辩白其实是他媳妇一手遮天胆大妄为,但那他也不能完全脱掉干系,况且此事公开以后,他也很丢脸面,因此,他对王熙凤深恶痛绝,一方面为推脱自己的责任,一方面他早不是对王熙凤言听计从,抓着王熙凤把柄,已经对王熙凤呼来喝去,有过一段“二令”的经历了,到这时觉得时机成熟,就下决心把王熙凤休掉。更何况尤二姐分明是遭王熙凤迫害致死,这件事还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贾琏就在贾氏家族风雨飘摇之时,由族长贾珍出面,正式把王熙凤休了,然后把平儿扶为正妻,王熙凤倒成了通房大丫头了。对于王熙凤来说,这种社会地位的互换,是很屈辱,很悲惨的。
紧接着,可能忠顺王就奉皇帝旨意,来荣国府宣布贾政停职,责令他老实交代,待进一步处理,并封存荣国府大部分不动产,减撤府中主子的奴仆数量,这是对荣国府的第一波打击。贾琏休掉王熙凤,也可能是忠顺王刚来查办荣国府之时,在第二波打击到来之前。那他的用意,就含有抛出王熙凤,让查办者把目光聚焦到王熙凤身上,以缓解府第其他问题的因素。王熙凤确实值得一查,她还有弄权铁槛寺那样的老账,牵扯到两条人命;她树敌甚多,借机告发她的人不会少,从赵姨娘到某些仆役,都会向查办者举报。
尽管贾元春在宫里不断向皇帝求情,皇帝一度也鉴于她怀有身孕,对荣国府贾政还留有余地,但是,贾赦的违法行为也遭到参劾,偏贾元春在忧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