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母还活着,王夫人也还有充分的活动自由的时候,她们还有机会进宫去给元妃请安,王熙凤就建议她们把这个油冻佛手带去,献给元春。佛手是很吉利的东西,一个人随时手里拿着一个佛手,就等于得到了神佛的长久保佑。当然,这样做是违反宫中规定的。允许你来探视妃嫔――只能是女眷来探视,贾政就不行――来请安,但是不能够私相传递东西。可是一个油冻佛手,体积也不大,当时贾母王夫人觉得算不了什么,带进去元春握到手中也感到确有安神的功能,没想到就埋下了奇祸。
于是到第九十六回,奇祸就呈现了,回目可能就叫做《潢海铁网山虎兕搏樯林智通寺香魂断》。潢海铁网山是在前八十回里面出现的,就是秦可卿死了,要做棺材,最后薛蟠就推荐了一种,叫做潢海铁网山所出的樯木。在小说最前面写贾雨村他赋闲的时候,游览山林,就发现有一座庙叫智通寺,那么第九十六回很可能把前面这些因素都加以使用,构成了这段故事。我在最早的讲座里,详细讲述过贾元春之死,这里不多重复。只再强调两处细节,一个是皇帝以秋(就是秋天打猎)为名,出征剿除叛逆,贾元春随行,在驻跸地,元春有乞巧的行为,乞巧,一般是阴历七夕,就是七月七晚上进行,方式是把一根针放到水盆里,月光下,通过针在水盆底下的影子,从中来测祸福。元妃省亲时演的四出戏,其中就有《乞巧》,是《长生殿》里面的一折,脂砚斋批语非常明确地说:“《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元妃乞巧时哪里预测得到,没过几时,她就在虎兕相逢时,被皇帝抛出惨死。再一处细节,就是贾元春一路上总握着油冻佛手。在皇帝犹豫要不要献出元春以为缓兵之计时,太监夏守忠向皇帝下谗言,说元妃她手里老抓着一个很有分量的油冻佛手,她因为圣上追究她家,心怀不满,是想趁您在睡着了不备的时候去砸您太阳穴!这就促使皇帝下决心把贾元春牺牲掉。她原来所怀的那个孩子早就流产了,皇帝对她当然无所吝惜。
第九十七回,就会写到《宁国府旧账成首罪荣国府新咎遭抄检》。宁国府有旧账,什么旧账?就是藏匿秦可卿。荣国府有什么新咎呢?就是闹了半天你不仅藏匿甄家的罪产,你也不仅是唆使你的子孙写反清的将军诗,现在又发现你私自把油冻佛手传递进宫,几乎把皇帝给谋害,这样的话,对荣国府就不是第一波打击那么客气了,就彻底查抄,忽喇喇大厦倾了。当然,皇帝到头来一算,“造衅开端首罪宁”,因为贾家最大一宗罪,还是藏匿义忠亲王老千岁的骨血秦可卿这件事,所以宁国府也就连锅端了。贾赦本来就有罪,当然一并加重处置了。
第九十八回,回目可能是《月落乌啼寒霜满天食尽鸟泣奔腾流散》。估计书里不仅会写到宁荣二府乃至四大家族,还有相关“月派”的大溃灭,甚至还可能写到整个“月派”政治力量的总后台,也就是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联诗里“乘槎待帝孙”的那个“帝孙”,就是义忠老千岁他的儿子,从前面最早那个皇帝往下算的话是孙子辈,跟现在的这个皇帝应该是同辈的一个人,这个“帝孙”的原型就应该是乾隆朝的弘皙。“弘皙逆案”,我在前面讲座里面有详尽展开的分析,大家可以回忆翻查,这里不多说了。那么以弘皙为原型,进入到书里面,成为一个影影绰绰的艺术形象,会被圈禁在清虚观里面。在月落乌啼的时候,他就会为自己这派势力的彻底的覆灭,感到既愤懑又无奈。而受他的牵连,四大家族的男男女女就败落得连一个绿珠那样的人物都出现不了,“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还要往下发展。
第九十九回,叫做《良儿误窃真相大白凤姐扫雪痛心疾首》。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从元妃省亲往后算的第四个年头的冬季了。这回的故事在前面关于凤姐那一讲里已经讲得很详细。回目里为什么写成“良儿误窃”?“误窃”不是偷错了东西的意思,应该是“被误解为偷窃了东西”的意思。第八回里有一个细节,写袭人对宝玉照顾得无微不至,宝玉睡下了,她把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取下来,用自己手帕包好,塞到褥子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