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就是在一个地方练习射箭,练习射箭的目的不是锻炼身体和娱乐,而是为了准备战斗。卫若兰参加了什么样的武装力量,要跟谁战斗?他参加就是书里面说的“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月派”,那派政治势力的武装力量,他们想通过发动政变,把书中在位的那个皇帝干掉,把他们喜欢的人扶上宝座当皇帝。会有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内容进入书里面来,但是,估计曹雪芹在文本上会进行控制,他不一定直接写两派武装力量的鏖战,他会重点写到备战的情景――射圃,可能是在菜地或者是在花圃当中来进行演练。按说卫若兰射圃的时候,他身上不应该佩戴任何东西,因为碍事,对不对?但是有一样东西他舍不得把它取下来,就是金麒麟。他戴着这个金麒麟射圃,这说明他很珍爱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宝玉送给他的,他的妻子史湘云也有一个,不过比他这个小。估计卫若兰他离开京城集结到一个山寨,和另外一些“月派”的人物聚在一起,他不一定跟史湘云说实话,他可能说是去云游,你先在家里面待一段,我过些时候回来,实际上他是参加“月派”的政治军事活动去了。

柳湘莲和卫若兰他们是一伙。柳湘莲是“红楼四侠”之一。“射圃”的场面里一定有他。关于柳湘莲后来和薛宝琴巧遇成婚的情节,前面讲过,这里从略。需要补充的是,“射圃”之后会有实战,卫若兰牺牲了,咽气之前,他把身上的金麒麟取下来,交付给他的战友柳湘莲,嘱咐他设法再把它交还给贾宝玉,意味着他把史湘云托付给了贾宝玉,希望宝玉替代他照顾湘云到底。

第九十四回,估计回目是《蘅芜君化蝶遗冷香枕霞友望川留余憾》。大家知道宝钗和蝴蝶有一种配伍关系。宝钗扑蝶是书里最美的段落之一。虽然甄宝玉把贾宝玉送回了荣国府,但是宝玉依然跟她格格不入,她精神上无比孤独。到这时四大家族的王家又出了问题,王夫人和薛姨妈的亲兄弟,原来炙手可热的王子腾,被皇帝罢官,宝钗在家族败落和婚姻失败的双重焦虑中,抑郁而死。宝钗逝去时已是隆冬,却有蝴蝶飞出窗牖,室内氤氲出缕缕冷香。宝玉毕竟多年来跟宝钗耳鬓厮磨,思想上有分歧,情感上还是剪不断理还乱。宝玉填一首《蝶恋花》,感叹宝钗红颜薄命。

柳湘莲潜回京城,告知史湘云其夫卫若兰云游殒命真相,并找到宝玉,把卫若兰托付的金麒麟交给宝玉。史湘云到大运河边――数月前送别卫若兰的地方,痛哭哀悼。

第九十五回,回目可能叫做《玻璃大围屏酿和番油冻佛手埋奇祸》。玻璃大围屏是第七十一回里面,贾母八旬大庆时出现的一件寿礼。书里面有特殊的一笔,就是贾母专门问了王熙凤:“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王熙凤汇报说,有两架围屏特别好,一架是江南甄家送的,还有一架是粤海将军邬家送的玻璃大围屏。有人一听,可能很不以为然,玻璃大围屏――玻璃值什么钱?算什么好东西?怎么书里面就写贾母那么看重,说这两架围屏不能动,留着要送人。现在我们是什么时代?曹雪芹所写的又是什么时代?贾母身边有四个丫鬟取的什么名字?珍珠、琥珀、翡翠、玻璃。珍珠后来拨给宝玉,改名袭人。从四个丫鬟的名字可以看出,当时玻璃是和珍珠、琥珀、翡翠一样贵重的东西。

请注意,玻璃大围屏是一位管理海事的官员送的。这和后来探春远嫁应该是相关的。茜香国跟中国双方应该是打过仗的,茜香国可能失败了,女王甚至被俘了,后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茜香国女王表示服了,从此向中国称臣纳贡,中国皇帝也就对之实行怀柔政策,拿中国贵族女子去下嫁茜香国女王的儿子,也就是和番。首先向皇帝汇报战胜茜香国情况的,应该就是粤海邬将军。皇帝可能就让他把女儿拿去和番。邬将军虽有女儿,谦称自己地位太卑,女儿不够资格,恳求皇帝另觅合适人选。贾元春闻知此事,在这个当口,就会在皇帝幸她时,趁便竭力推荐自己妹妹贾探春。而贾探春呢,那之前在第七十一回已经被南安太妃看中,在贾政出事前,通过官媒婆运作,南安郡王世子已经跟贾探春订婚,贾母在世时,作为订亲聘礼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