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想要守住的龙椅,终究还是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沈清晏,我真的就该早早的把你杀了,我怀疑你从未怀疑错。”
沈清晏看着明德帝被禁军拖拽着远去的背影,听着那句淬着怨毒的遗言,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暖玉, 那是四岁时父皇递给他的,玉面温润,此刻却像是带着先皇的温度,熨帖着他心底的沉重。
他没有回应明德帝的怨怼,只是轻声对身旁的信王说:“看好他。”
信王颔首,目光里带着几分复杂:“放心,我会安排妥当。”
太后望着殿外晨光中的宫墙,眼角终于滑下一滴泪,却不是为了明德帝的结局,而是为了那句后悔当初没把你们都杀了 的悲凉 。
她曾以为,悉心抚养能焐热这孩子的野心,却没料到权力早已将他的良知啃噬殆尽。
张嬷嬷上前扶住她,轻声道:“主子,都过去了。”
“是过去了。” 太后抬手拭去泪痕,转身看向沈清晏,眼神里终于有了暖意,“清晏,以后南黎的担子,就交给你了。先皇在天有灵,定会护着你,护着这天下百姓。”
沈清晏躬身行礼,语气庄重却带着温度:“儿臣定不负先皇遗愿,不负母后嘱托,更不负南黎百姓。”
这时,吏部尚书上前一步,手持朝笏,躬身道:“殿下,如今新君已定,臣有三事请奏:其一,即刻昭告天下,说明明德帝罪行与先皇遗诏之事,安定民心;其二,清查明德帝党羽,恢复盛老将军兵权,以安军心;其三,调拨粮草与药材,由梁将军押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稳固边防。”
“准奏。” 沈清晏起身,目光扫过满殿百官,“诸位大人,南黎历经动荡,需上下一心方能重建清明。有功者,朕必赏;有过者,朕不罚,但需补过;若有人再敢以权谋私,害民误国,朕绝不姑息!”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再次跪倒,山呼之声穿透大殿,传到殿外。
阿古拉站在殿侧,看着眼前的景象,眼底露出释然的笑意。
她上前一步,对着沈清晏躬身道:“殿下,本宫即刻返回北狄,本宫愿代表北狄与南黎签订盟约,永结友好,不再让战火累及两国百姓。”
沈清晏微微颔首,目光里多了几分赞许:“公主深明大义,此举不仅能止两国战火,更能护两地百姓安宁。朕会派梁正将军带兵随公主同行,助公主平定内乱。”
“多谢陛下。” 阿古拉屈膝行礼,转身时目光扫过殿外晨光,嘴角的笑意更显真切。
她没敢回头,既然选择了回去,那就不能再有任何留恋。
再见了沈清晏,这辈子做不成夫妻,可以作为盟友,她会站在跟他一样的高度上,永远不会输给他的。
殿外的晨光已铺满宫道,禁军列着整齐的队伍等候,梁将军一身铠甲,见阿古拉出来,上前一步躬身道:“公主,末将已备好马匹与粮草,随时可启程。”
第237章 这里才是家
大婚变登基,沈清晏还有些不适应,不过他原本也不是纨绔,卸下伪装的他,让文武百官们眼前一亮。
散朝后,沈清晏没有回新迁的寝宫,而是带着岁岁去了明德帝昔日的后宫。
宫墙依旧朱红,却没了往日的奢靡,妃嫔们聚在庭院里,神色惶恐,连侍弄花草的宫女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她们见沈清晏进来,众人纷纷跪倒,为首的贤妃颤声道:“罪妇等…… 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