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穆太医清了清嗓子,他知道些内情,却不好直言。
帐内的空气又静了几分,梁正攥着空茶碗的指节微微发白,眼里满是难以置信。
在他心里,盛老将军是边关的 “定海神针”,当年北狄三次来犯,都是盛老将军带着弟兄们硬生生打退的,怎么就突然不用带兵了?
他知道肯定不是盛老将军愿意的,他那样的人,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会甘心看着百姓们水深火热,自己享福的。
“皇上……皇上真该自己来瞧瞧。”
他不能以下犯上,骂皇上糊涂,可他要是见到了边关的百姓的苦,就不会下这样的决定了。
“就算不是盛老将军,其余两位盛将军也行啊,他们的威名也足以震慑敌军。”梁正又道。
然而,沈清晏清楚,两个舅舅也不会来。
“那……那朝廷会派谁来?”
沈清晏微微一顿,他的猜测没错的话,朝廷不会派人来。
“梁将军骁勇善战,自己可以打吗?”
“这……”梁正愣住了,“王爷,您的意思是……不会有人来吗?您不是已经奏请皇上了吗?”
沈清晏没有回避,目光与梁正对视,语气坦诚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奏折我递了,求援的话也写了,但朝廷未必会派援军,我们只需做好无人支援的准备,梁将军这场仗能不能打?”
梁正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有震惊,有不甘,还有一丝被推着往前走的茫然。
他攥着拳头,指节发白,声音带着几分艰涩:“可…… 可北狄有主力!咱们的人身子还虚,就靠这点人,怎么扛得住?”
“可以的,我们不仅要扛得住,我们还要打回去。”沈岁岁道。
“公主,您很聪明,可这打仗的事儿……您不懂。”
“我不懂,可我爹爹懂啊!”帐中没有旁人,沈岁岁也不在乎怕被谁听见了。
“王爷……”梁正清了清嗓子,沈清晏的恶名声早已经人尽皆知,虽然这次对他有些改观,但是打仗是真本事,他能行吗?
“梁将军,你可别瞧不起人,我爹可是太外公的外孙呢。”
“不敢,只是……王爷并无作战经验。”梁正委婉地说道。
沈清晏并没有动怒,只是从案上拿起一张折叠的地图,缓缓展开,上面用墨笔标注着北狄兵营的位置、清川河的支流,还有几处用红圈圈出的伏击点,线条清晰,布局周密。
他指尖落在北狄兵营西侧的一片林地,语气平静却带着条理:“梁将军,北狄主力虽在,却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他们的粮草靠上游的临时粮仓补给,那片林地是他们运粮的必经之路,树木茂密,适合设伏;二是他们骑兵虽强,却不擅水战,清川河下游有一处浅滩,若是他们想绕路突袭,咱们只需在浅滩布上绊马索,再派弓箭手埋伏,就能断他们的退路。”
梁正闻言,难以置信地看着沈清晏,这是传说中纨绔草包的誉王爷吗?
第196章 准备打仗
“之前咱们用孔明灯反击,不是靠蛮力,是靠东风和时机 ,北狄以为咱们只会守水源,没想到咱们会从天上动手,这就是出其不意。”
沈清晏看向梁正,目光坦诚,“我的确没像老将军那样在战场上厮杀过,但排兵布阵、分析敌情,我不敢说比谁强,却也做足了准备。暗卫每日传回北狄的动向,我都记在这张图上,他们的作息、运粮时间、甚至哨兵换班的规律,我都摸得一清二楚。”
梁正的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和批注,绝非临时画出来的,红圈旁写着 “辰时运粮,约十人五马”,浅滩处标着 “水深三尺,适合布索”,连北狄兵营的茅厕位置都用小叉标出 “可作突袭入口”。
他心里的质疑渐渐松动,手指无意识地拂过地图上的墨迹,声音也软了些:“王爷…… 您竟把北狄的情况摸得这么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沈清晏收起地图,又